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探秘城中村拆迁困局 补偿标准不一政府难得信任

2011年10月12日 11: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庆长假过后,东北气温骤降。某大城市最大的“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房屋征收拆迁,从盛夏时节启动,至今仍未完工,有“村民”仍在寒风中继续“钉”着。

  一个多月前,记者曾到这个“城中村”踏访,一上午才基本把占地约20万平方米的“村”走完。常人难以想象,在一座繁华大都市的中心,高楼大厦旁边,竟有如此朽败的一处密集的居民区。说是“都市里的村庄”,其实比绝大多数真正的偏远乡下村庄都不如。没有自来水,没有排水系统,街边的公共厕所就是最原始的茅坑用砖墙一围。没有柏油、水泥地面,狭窄的街巷尘土飞扬,记者的鞋面和裤腿儿走几步就变了颜色。垃圾遍地,空气中混合着腐臭的味道。“村民”自己搭建的房屋挤挤挨挨,大量是普通砖瓦平房,也有少量简易的二三层楼房,铁焊的楼梯一概搭在墙外。

  按说,在各类拆迁行为中,对这样的地方动手,应该是最无可争议、最受群众欢迎的了。后来采访区政府的拆迁现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也对我们说:拆迁前做民意调查时,99%以上的住户都支持拆迁,甚至有人拨打“市长热线”要求政府快拆。而且,新“拆迁条例”自今年初开始实施,拆迁户享受的政策也已经比以往好了很多。更何况,按照该市政府的公开承诺,他们是要赔钱做这个项目,绝没有借拆迁搞“土地财政”的意图,所以答应给居民的条件格外优厚。在接受我们私下询问时,当地开发企业人士也认为,这个项目的拆迁补偿标准是很高的。

  但现实推进过程却并不顺利。我们走访时,政府公布的“配合拆迁奖励期限”已过,2000多户应拆迁户才仅有一半签约同意动迁。在拆迁启动之初有一个小高峰,此后动迁速度就逐渐慢了下来。一件怎么看都是好事的事情,为什么办起来仍然这样难呢?

  听“村”里居民倾诉,其拖延拆迁的理由各式各样。

  “儿子快到结婚年龄了,需要多一间房。”一个腿上有伤残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不迁的话,我可以在平房顶上再搭建一层,这样还省了物业费和取暖费。”——这就是“城中村”作为“村”的好处。所以他期望以成本价获得较大的安置户型。

  很多家庭都有缺少合法房产手续的“搭建房”。记者采访的有一户,200平方米左右的二层楼房,手续完备的面积仅仅几十平方米。这家人平时主要靠出租那一多半没手续的房屋过日子,最多时曾有9户外地人在她家租住,每月共收入1000元左右。虽然租金低廉,但毕竟是一个固定收入来源。

  户主当然期望,手续不全的那部分面积不打折,和有房照的部分同样“拆一还一”。

  这些诉求,都远远超出了官方公布的补偿标准。当然,更普遍的是希望直接修改标准,补偿面积再涨点儿,回迁价格再降点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