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综述(2)

2011年10月12日 20:0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早改早受益: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改革实践表明,新体制新机制让出版单位与市场贴得更近,和读者贴得更紧,逐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无论是转企改制、上市融资,还是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联合重组……我国出版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今年1月至5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实现发货码洋3.2亿元,回款1.3亿元,利润10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在20%以上;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码洋和发货码洋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84%和22.32%,创近10年来历史新高,所出版的图书在填补市场空白、装帧质量及技术领先性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往年;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码洋增长10%,预计全年销售码洋将超过5000万元。

  早改早受益,发展更有力。“如果不转制,作为事业单位的出版社不是市场主体,没有上市融资的资格,也就无法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朋义说。

  2010年12月18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3月31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采用“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模式组建,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同步组建、共同发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等5家单位组成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被业界比喻为“航空母舰”。

  把刚刚下水的“小舢板”变成实力强大的“航空母舰”,是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出版业正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数十家中央和地方出版社组建了股份公司,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企改制得以如期完成,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版单位注重保障员工权益,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知识产权出版社从现有企业利润中拿出1600万元,投入到企业资产当中,并且明确规定该笔资金用于78位退休老职工的未来保障;

  电子工业出版社也通过职代会的方式锁定了1500万元放在企业的账上,为离退休人员未来的养老待遇进行保障。

  如今,“主动适应机制变化”“早改早受益,早改路更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职工李慧远认为, 告别传统出版业论资排辈的旧风气,年轻能干的员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