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交部就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袭、欧债危机等答问(2)

2011年10月13日 1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问:最近美国指责伊朗参与策划暗杀沙特驻美大使加剧了地区紧张形势,该问题有可能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美也可能对伊朗实施更多制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另外,俄罗斯和中国日前对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叙国内反对派对此表示不满。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和各方立场。我们会继续关注事态进展。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方认为,有关国家提交的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一味对叙利亚施压并威胁使用制裁,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我们希望安理会的有关行动应有助于缓解叙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精神及不干涉内政原则。下一步,我们希望叙利亚政府尽快落实有关改革承诺,叙利亚有关各方应迅速开启包容性政治进程,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问:请介绍美国阿巴事务特别代表访华期间与中方的会谈情况。第二个问题,印度国防部官员日前称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现中国军队,但巴方予以否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美国阿巴事务特别代表格罗斯曼和德国阿巴事务特别代表施泰纳10月9日至10日访华,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会见了他们,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与他们举行会谈,双方就阿富汗问题和地区形势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方认为,阿富汗局势事关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事关国际反恐斗争的顺利进行。目前,阿富汗在政治和解与经济重建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要实现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阿富汗,还需要阿富汗自身和国际社会共同做出努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邻国和友好国家,中方一直主张克什米尔问题由两国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妥善解决。

  有关中国军队在巴控克区开展建设的说法毫无依据,十分荒谬。

  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提出欧债危机“路线图”,中方如何看待当前的欧债危机?

  答:作为欧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和主要贸易伙伴,中方密切关注欧洲经济形势和欧债危机的发展,向欧盟及有关国家提供了真诚的支持和帮助。中方对欧洲经济抱有信心,支持欧洲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加强经济治理所作努力和采取的行动,相信欧洲有能力、有智慧克服当前困难,走出危机。中方为帮助欧盟及有关的欧洲国家克服金融和债务危机采取了一些措施,扩大对欧贸易、投资、金融等各领域合作,我们愿意继续同欧洲合作来共同应对目前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各方应该同舟共济、协同合作。同时,中方也希望欧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国对欧投资安全,并为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提供更多便利。

  问: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即将举行,请问中方有何期待?

  答:关于你提到的中欧领导人会晤,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筹备。外交部主管部领导不久前也刚刚访问欧洲,同欧方进行有关磋商。双方都表示要共同努力,把这次会晤办成一次成功的会晤,对外发出积极信号,即中欧双方都有强烈的意愿进一步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意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希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会晤能够进一步增进中欧互信,促进在双边和多边事务中的广泛合作,对外发出中欧携手应对挑战的积极信号,这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提振国际社会的信心。

  问:据报道,缅甸总统顾问近日称,中缅双方已就密松电站项目问题达成一致,缅方将向中方做出赔偿。请问该项目会被重启还是永久终止?中方会向缅方提出多少数额的赔偿?

  答:不久前,缅甸总统特使、外长吴温纳貌伦访华,习近平副主席会见了他,杨洁篪外长也同他进行了会谈。缅方表示十分珍视缅中友好关系,高度重视中方有关关切,愿同中方密切合作,加强互利合作,不断加强中缅关系。中缅双方就密松电站项目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同意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妥善处理有关事宜。目前,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正在本着该精神进行接触和磋商,寻求妥善处理的办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