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60周年获得2000多项科研成果

2011年10月14日 19: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郝成涛)提起“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大家就会想起军事医学科学院。60年来,他们获得以我国卫生系统、我军后勤系统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我国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代表的高质量科研成果2000多项,为人类生命健康献上了一份厚礼。

  10月13日,他们举办的6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太平路27号开幕。

  走进展厅,第一时间进入记者视线的是一座金色的“特等奖”奖杯。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我国卫生系统、我军后勤系统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凝聚着军事医学科学院3000多名科技工作者30多年的智慧和心血。

  1951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之初,针对抗美援朝作战反细菌战、反毒气战,他们开启了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医学防护研究;1958年,党中央做出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他们随即开展了核武器生物效应及医学防护研究。经过30多年艰苦的科技探索和创新实践,1985年,他们开展的“三防”医学研究,与人造卫星、大庆油田发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震撼世界的科技成果,并肩获得我国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为国家铸就了防核、防化、防生三座盾牌。

  记者一边走一边看,在一些检测箱组、药品和设备的展位前停了下来。讲解员说,近些年来,国际恐怖势力猖獗,核生化恐怖事件和事故频发,生物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加强了反核生化恐怖、核生化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生物安全等研究,自主研制出侦察监测、检验诊断和预防治疗等各种技术、药品和装备,这些成果在国际维和、国家反恐、重大国事活动的保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他们还建立了处理核事故、化学中毒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救援体系,所属毒物分析实验室获准为国际禁止化武组织指定实验室,使我国成为除美国之外唯一拥有两个该类实验室的国家,所属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次承担联合国生物武器核查任务,赢得了国际声誉。

  讲解员随手拿起一包写有止血粉字样的塑料袋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个,它在战场上起的作用大着呢。战创伤止血粉,能在30秒内止住动脉出血。记者感叹,这项成果,在战场上能挽回多少因失血过多而牺牲的战士生命啊!

  对血源性病原体的研究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个重要领域,依托蛋白质化学、酶工程学、纳米生物医学工程和新药临床前评价等研究技术,从特定病原体的侦检及清除拓展至血液储存、运输、代用品和输血技术的研发,以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他们研制出了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速效止血粉”和先进的血液(血浆)处理仪。

  讲解员指着一台制氧机说:“这就是装备在高原部队的制氧机。为解决高原部队官兵吸氧问题,科技人员在国内率先掌握六塔空气分离技术,先后自主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普通型、便携型和智能型高原制供氧设备,为我军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部队建成了80多座制氧站。”

  “这是一套新型防蚊服,为解决困扰边防官兵的蚊虫叮咬难题,专家们深入边防部队,反复现场试验,成功研制出新型防蚊系列装备和长效驱避剂,从根本上解除了边防官兵的蚊患之苦。”讲解员介绍说。

  坚持姓军为兵、姓军为战,紧紧围绕部队战时卫勤保障、平时执勤训练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现实需求选题。“十一五”以来,他们有计划地率领科技人员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深入各军兵种和偏远艰苦地区部队,围绕重大传染病和虫媒病防治、营养食品饮水卫生、军用药品疫苗等,开展了500多项军事医学新课题研究,大量研究成果已装备部队、服务官兵健康。

  在展厅的中间位置,摆放着各种标有“红十字”的装备。讲解员介绍说:“我们成功研制出以野战医疗方舱的100多个型号的‘二代野战卫生装备’,占全军配发野战卫生装备的90%以上,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成功救治伤员60000余名。

  展厅内各种研制的药品琳琅满目。墙上的图表显示,他们共获得国家新药证书128个,一类新药证书就有32个。

  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说:“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发的重点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领域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开发平台汇聚了一大批专家级科研人员和先进技术,从靶标发现到化合物开发和临床应用,形成了具备药物研究全程研发能力的综合体系。建有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京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在展厅的第三部分,展示着他们60年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讲解员说,历次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军事医学科学院总是冲在征服疫情的最前沿。在抗击“非典”中,他们率先分离致病元凶冠状病毒,并研制出系列检测试剂、防治药物和防护装备,为有效控制疫情发挥关键作用;在防控禽流感和甲型流感中,他们成功研制出防治药物“军科奥韦”、“帕拉米韦”,提前建成全球产能最大的流感药物生产线,迅速完成国家紧急下达的生产储备任务,使我国彻底摆脱了第一人口大国其常用药物长期依赖国外供应的被动局面。

  记者了解到,创建于1951年8月1日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是我军创建的第一个科学院,新中国创建的第二个科学院。建院60年来,他们相继开展了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医学、卫生学与环境医学、军事医学情报与卫勤、野战卫生装备、野战输血、疾病预防控制、军事兽医学、基础医学、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临床医学等研究,形成了以军事医学为主体、基础医学和生物高技术为两翼的科研格局;打造了理、工、农、医、管 、军六大学科门类为主体,以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蛋白质组学、生物医学分析、毒物分析等61个国际、国家、军队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为平台的科研体系;先后承担完成了2700余项国家和军队课题研究,自主创新研制了一大批军事医学适用技术和装备。圆满完成了我国历次重要局部战争、核试验、重大国事活动医学保障、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