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湄公河血案引航运安全反思 中国拟推联合巡逻执法(3)

2011年10月26日 13:42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国警务合作机制呼之欲出

  “远比暗礁、浮木、垃圾等更危险的危险,来自于人”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在与泰国副总理差林会见时说,中方希望于近期在北京举行中泰缅老四国警方高层会议,尽快推动建立四国维护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警务合作机制。

  四国执法合作机制,对于维护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安全至关重要。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全面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振明至今记得,2001年6月26日澜沧江—湄公河商船正式通航那天,在西双版纳景洪港举行了隆重的通航典礼,中老缅泰四国交通部长为通航剪彩。朱振明在电台直播时激动讲解通航意义——它圆了很多代人的梦。

  “早在元代,中国和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就开始了经贸往来,但通航的航段断断续续,有时通了这一段,有时通了那一段,民间贸易的规模很难增长。”朱振明说,直到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促进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南半岛的经贸往来才上升到国家高度。

  2000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交通部长在缅甸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共同为这条河道的通航提供保障。“这种保障更多是从技术层面的,比如向左行还是向右行、灯塔如何建等等。”朱振明说,尽管这份通航协定里有一句“各国要保证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商船的安全通行”,但更多考虑的也是运输安全,而不是人员安全。

  通航协定签署后,中国政府投资约4000万元整治航线河道、建设沿线航运设施。但几年后,船员们发现,远比暗礁、浮木、垃圾等更危险的危险,来自于人。

  朱振明说,他个人希望并坚信,下一次的四国交通部长会议上,中国会提出维护航道人员通行安全的纲领性文件。

  而就在24日会见中国公安代表团时,泰国副总理差林表示,泰方愿意积极配合中方建立湄公河四国警务合作机制,共同维护湄公河国际航道安全。(记者 孔令君 林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