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人民军工80年风起云涌 国防科技工业成就斐然(4)

2011年10月27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壮大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平战转换能力,发挥军工能力的溢出效应,实现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双重贡献,一直是世界军事工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国防工业要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本领”思想指引下,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军民结合的有益尝试。

  战略性转折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让国防科技工业走上了以“军转民”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创业”征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融合式发展格局。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飞机、民用船舶等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积累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发展一批拥有军工背景的高科技园区和军民共建的军工产业基地。

  “军转民”层次不断提升,向民用产业转移了数万项军工技术和产品,带动了中国民用基础工业的技术进步。同时,“民参军”的热潮开始兴起,一批民口单位参加重点工程研制、承担军品任务,成为国防科研生产的主力军。

  几十年的努力推动军民结合结出累累硕果: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由单一军品结构向军民品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转变,完成了主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转变,基本形成了军民结合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军工各行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民品。

  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成绩显著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相生相伴。上世纪80年代初,国防科技工业成立了一批军品外贸公司,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军品贸易和技术经济开发,通过军贸促进中国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国防科技工业已与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在核电、航天、航空、船舶、能源、交通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军贸领域,近几年市场不断拓展,规模不断增大、效益不断提升。

  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国际交流合作的主力军,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航天局认真履行职能,在国际核事务、国际空间合作、军工技术国际交流等领域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并执行的国际合作条约和协定约100多项,在解决朝核和伊核等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完)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