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体制雷达系统异军突起 可应对隐身飞行器等威胁

2011年11月03日 13:45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体制雷达系统异军突起可应对隐身飞行器等威胁
外军“火力寻的器”体系对抗雷达系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可应对超低空突防、反辐射导弹、强电磁干扰、隐身飞行器等多种威胁

    体系对抗:新体制雷达系统异军突起

  视点提示

  透过现代战争的硝烟,“非接触作战”“精确打击”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场一道独特的景观,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体系对抗愈演愈烈。雷达系统与通信、导航、电子战等系统融为一体,成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中的重要角色。一批新体制雷达系统异军突起,使得信息获取能力及联合作战对抗方式与手段正在发生变革性的改观。

  超低空突防的天敌

  我们知道,常规雷达天线辐射出去的电磁波会像手电筒灯光那样聚焦成束,沿直线传播,因此会受地球曲率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在一定仰角以下的区域波束不能到达,称为雷达盲区。新型战机和巡航导弹正是利用常规雷达的盲区,通过地形匹配技术,在海平面上空15米、平原上空60米实现超低空突防。

  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曾多次采用超低空突防战术,袭击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的重要目标,配合地面部队作战,顺利达到了作战目的。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实施超低空突防,对伊拉克的重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极大地震撼了各国军界。

  超视距雷达正是在新的军事变革需求背景下登上战争舞台。它主要分为:天波超视距雷达和地波超视距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通过射向电离层往返探测电磁波束来发现飞行目标,可以检测到数千公里之外的超视距目标;而利用波长数千米的长电磁波沿地球曲面衍射传播,来探测地平线下的视距外目标,这便是地波超视距雷达。

  超视距雷达具有优异的反隐身性能,探测力远大于机载预警雷达,是探测超远距、地平线下的洲际导弹、超低空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等目标主要手段,能够为防空系统提供更长的预警时间。同时由于不是直线探测,所以反辐射导弹无法追踪攻击,因而具有良好的抗摧毁性能。

  反辐射导弹的克星

  现代战争中,反辐射导弹正是追踪接收到的雷达电磁波进而对敌雷达系统进行摧毁的,所以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据悉,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使用了AGM-88型“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对伊军防空雷达部队实施了精确打击,使伊军防空火力彻底瘫痪。

  传统雷达靠天线360°机械转动时带着电磁波束扫掠天空,可是等天线慢悠悠转过一圈时,以20倍音速飞行的导弹已飞临头顶。为对付反辐射导弹,提高雷达系统战场生存能力,一批新体制雷达相继亮相,相控阵雷达堪称其中翘楚。

  我们知道,蜻蜓的每只眼睛由许多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能完整成像,这样就使得蜻蜓所看到的范围要比人眼大得多。与此类似,把几百到几万个辐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有规则地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便构成面阵列天线,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即可实现电控扫描,并能够任意组合形成很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在空中灵活地改变指向,可在同一天线阵面上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因此在瞬间能够跟踪多个目标。

  正是由于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瞬息万变的特点,致使反辐射导弹难以捕捉。此外,低截获概率雷达以及多点配置的双/多基地雷达等,都能够有效对抗反辐射导弹攻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