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人日报:“杭州车改”的妥协该不该容忍

2011年11月09日 15:18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闻——

  据11月6日新华社报道,杭州市在2009年全面实施车改,所有局级领导干部全部取消专车,自行解决出行问题,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市政府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两年节约公务交通费用3442万元。车改后接到的超标超编配车、公车私用、公车乱停、公车违章等问题举报明显减少。但对于此次车改的质疑集中于“车贴”,车贴标准分为每人每月300元至2600元不等的9个档次。一些市民指出,用发放定额车贴的方式,实际上是将一些浪费行为合法化,公权变成了特权,特权又被“赎买”成了私产。

  “杭州车改”的妥协该不该容忍

  客观地说,“杭州车改”成绩不俗。正如一些专家所说,“杭州车改先改起来是必要的”、“它至少是节能减排和节约开支的”。

  但在公众看来,“杭州车改”只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市民质疑:凭啥取消公车就得发车贴?“正局级公务员车贴比普通百姓工资还高”太离谱……和原本的乐观期待相比,“杭州车改”并非尽善尽美。

  我能理解公众“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车改喊了很多年,凭什么一个“半拉子”改革便能换来如此众多的掌声?我也能理解专家及当地官员的心理:既然一刀切的车改很难实现,那么在妥协中进步的车改,已实属不易。两种心理各有其理,在我看来,对于地方政府自主意识下进行的公车改革,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应该给予谨慎的鼓励。

  如此容忍绝非委曲求全。自3月23日国务院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后,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消费。而直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省级政府公开了“三公”经费数据。中央各部门的“三公”消费公开也多是藏头露尾、语焉不详,可见公车改革在现实中推进之艰难。

  当前,全国性的车改并没有具体时间表,“杭州车改”的探索却别有一番价值。一方面,因为有“车贴”这项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本地公务员群体不至于有太大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因为留有较大缓冲空间,且确实能节约行政开支、限制车轮腐败、保障行政效率,其他有志于此的地方政府便有了借鉴、效仿的可能。

  杭州在车改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确立了“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的正确思路。如今,既然9个档次的“车贴”发放在公众那里有将特权合法化的嫌疑,那么,在减少“车贴”方面,可否确立一个具体的时间表?进一步说,在全面推进“三公”消费公开以及公车改革方面,可否有统一而严厉的制度作为兜底?(李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