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萤火一号”抢救成败取决于俄方 尚有3天时间调整(2)

2011年11月10日 16:0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实意义

  “萤火一号”将填补空白

  探测火星空间环境

  “萤火一号”被称为我国火星探测的先遣部队,它是体重只有115千克的小个子,但身负重要使命,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萤火一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介绍,“萤火一号”将与“福布斯-土壤”卫星一起对火星空间环境进行首次联合探测,其中对火星电离层剖面的探测,以及对火星磁场、磁层、边界层在太阳活动下有何关系的探测等都属人类历史首次。“萤火一号”还将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沙尘暴以及火星赤道附近的重力场;还将拍摄火星全球照片及一些局部照片。

  吴季表示,自1960年以来,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约40颗探测器,只有15次成功进入了火星轨道,8次成功着陆,并释放了3辆火星巡视车。但是这些探测计划的科学目标都是追踪水的痕迹、发现生命信号,其轨道也大都是极轨圆轨道,只有俄罗斯的探测器对火星的空间环境开展过探测,但只工作了3个月就与地面失去联系,因此人类对火星的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环境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等都了解甚少,“萤火一号”填补了此项空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旅程艰难

  距火星路途遥远

  10个月飞行3.5亿公里

  奔赴火星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吴季介绍,由于火星与地球各自以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两者之间的距离随着其公转位置而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要超过4亿公里,“萤火一号”将飞行约3.5亿公里,大约要经过10个月的飞行,才能于明年8月至9月进入火星轨道。

  在进入火星轨道绕火星飞行3圈后,“萤火一号”与“福布斯-土壤”两位“亲密伙伴”将分道扬镳,“福布斯-土壤”变轨到火星圆轨道上寻机登陆火卫一,钻取土壤样品后返回地球;而“萤火一号”将留在火星轨道上一边运行,一边进行科学实验,待完成使命后,它将永远留在浩瀚太空。

  合作揭秘

  “借船出海”获益良多

  节省时间资金

  中俄探测器联合考察火星,是因为如此合作对各方都有益。吴季表示,开展联合探测可将我国科学家利用自主探测数据、深入开展对火星研究的时间提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专家庞之浩解释说,对于初试身手考察火星的国家来说,“借船出海”可节省资金、借鉴他国成熟经验、获得其深空测控网的帮助。从俄方来看,“同船远航”可充分利用其运载火箭和探测器的搭载余量,获得额外的科学数据和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

  分三步实施

  2013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为了增强自主探测火星的能力,按计划,中国将力争在2013年用自己的运载火箭和深空测控网,发射、运行中国火星探测器。据庞之浩介绍,中国火星探测的总体路线图与探月一样,分“绕、落、回”三步实施,第一步是实施火星环绕探测,并开展软着陆技术验证;第二步是实施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就位探测;第三步是实施火星无人采样返回。

  目前我国自主火星探测还处于专家深化论证阶段,在未来火星探测任务确定以后,将着力解决轨道设计、星地通信、自主导航等难题。现在我国正在建设大功率天线、火星探测地面站及深空测控网,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也在研制之中,这些工程完成以后,自主探测火星进程将大大推进。(记者 蔡文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