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各国学者谈中国国际形象 称交流不够是误解根源

2011年11月16日 08: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年来,随着中国硬实力的不断增长,国家形象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3月和7月,由国外媒体、民调公司等机构发表的名为《对中国力量增长的关注正在上升:全球民调》和《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两份报告相继面世。报告显示,对中国经济的评价50%正面、33%负面;对中国军事的评价26%正面、55%负面。而从地区看,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周边、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较稳定,而在欧美国家的波动比较明显。

  昨日,在“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广州2011”专题论坛现场,众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唇枪舌战,就“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和“中国——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两个专题展开激辩。现场火花碰撞,一次探究中国国际形象优与劣、变与革、道与术的思想风暴席卷会场。

  -同题问答外国人眼中中国人什么形象?

  新加坡:

  有欢迎也有被动接受

  刘宏(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我最近做了一些中国新移民国际形象的课题研究。过去十几年来,我的主要工作地是新加坡,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新加坡的研究个案。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75%的国家。最近十几年,约有四五十万中国新移民移居新加坡。有人自然而然地认为,老移民和新移民同宗同祖,当地人应该非常欢迎或天然地有感情。但我研究发现,这并非实际。当然有一部分新加坡人,特别是受华文教育的,对中国文化有比较多的认同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新加坡人,对中国新移民一部分是欢迎,但也有批评或被动接受等倾向。

  日本:

  有摩擦但情感有所拉近

  加藤嘉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的崛起不只对中国自身,也对日本和其他国家产生影响。怎么接受这种变化并尊重它,这是一个跨时代的重要问题。

  对日本而言,中国是最重要的邻居、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中国打交道对每个日本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我刚刚看到一个调查,中、日、韩三家媒体10月中下旬围绕中日关系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简单用好和不好来划分,日本人中认为中日关系好的有17%,不好的有69%;中国人中认为中日关系好的有46%,不好的有48%。去年同期,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的有90%,中国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的有81%。这是因为钓鱼岛海域发生了撞船事件,深刻影响了两国人民的认知。但随着中日民间交流增多,加上日本“3·11”地震后得到了中国的大量帮助,两国情感有所拉近。

  我认为,在经济关系良好发展的过程中,两国人民的交流势必越来越多。当中国也有越来越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走到国际上,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也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人。

  非洲:

  好坏参半但主流是正面

  郝雨凡(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院长):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和非洲的关系很好,而且无偿援助很多,那个时候非洲人对中国印象非常好。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再度关注,中国政府对非洲债务也有一些减免,但是这方面宣传不多,而且非洲人现在常受西方欧美主流媒体影响,被欧美构建出来一个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形象。客观地说,中国现在采取重商主义,不怎么涉及欧美人最感兴趣的人权等话题。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非洲民间对中国人的形象有点好坏参半。

  但是总的来说,非洲国家对中国还是正面形象为主。但这个形象是动态的,可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会向不太好的方面滑落,所以公共外交非常重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