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南京"误发"PM2.5数据 相关部门均称无权单独表态

2011年11月16日 1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南京11月16日电(申冉)“气象部门的职责是对灰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做监测,PM2.5和PM10数值的监测仅做科学研究的参考数据。PM2.5和PM10数值的监测并非环保部门单独进行,该项数据的研究是由环保、气象以及其他部门联合操作的,环保部门无权单独表态。”11月15日,就南京气象预报日前“误发”的“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数据”,记者采访了该市多个相关部门,但各部门均“讳莫如深”,表示该数据仍处于初级科研阶段,自己并非该数据监测和发布的责任方。PM2.5数据俨然成为“烫手山芋”,几个部门谁也不愿意评价。

  PM2.5数值的突然大热来源于美国大使馆网站上的北京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通过微博的传看,不少网友惊讶的发现,美国大使馆网站上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和当地环保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差距甚大。通过专家解释,原来中国环保部门用来监测空气质量所凭借的PM10数据和美国大使馆所凭借的PM2.5数据是两回事,正是这两个基本数值的不同成为评价空气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据环保专家解释,PM2.5(Particulate Matter 2.5)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10(Particulate Matter 10)则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两种颗粒物都附着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是城市灰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但由于PM2.5的颗粒更为细小,可以穿过口罩防护,直接被吸入人体肺部,对人类所造成的健康损害更为严重。然而,目前中国尚未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体系,通行的仍是PM10监测。

  随着国内公众对这两项数据的了解越来越多,官方公布PM2.5数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各地方政府对于PM2.5数值的公布却“避而不谈”。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