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失事“雪鹰”号直升机飞行员:几秒钟的惊心动魄

2011年12月10日 01: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几秒钟的事,太快了!”回忆起北京时间9日凌晨的那一幕,“雪鹰”号直升机主驾驶员马德池说,由于吊挂作业期间飞机与地面距离较近,仅有150米,出现故障后飞行员来不及作出反应,只能紧急迫降。

  60岁的马德池是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年纪最大的队员。他告诉记者,北京时间9日凌晨,“雪鹰”号直升机从中国南极中山站出发,空载飞行约3公里后,直升机发生抖动,无法保持平衡。当时的能见度为10公里,马德池和“90后”副驾驶员王秦东立即按应急操纵程序,降低高度并实施迫降。由于迫降地是海冰区,地形复杂,冰面还覆盖着很厚的雪,飞机下降中冰面表层雪被吹起,飞行员无法看清着陆位置。直升机接地后,由于地表不平,出现右倾斜,螺旋桨打到冰面损毁。在切断油路、关闭总电源后,马德池和王秦东迅速撤离,朝“雪龙”号科考船的方向走去。大约40分钟后,他们遇到了驾驶雪地摩托车前来搜寻的科考队员窦银科。

  由于副驾驶员王秦东的头部和手臂在迫降过程中擦伤,窦银科将他先行送回“雪龙”号科考船。科考队员程言峰驾驶雪地摩托车随后将马德池带回船上。随船医生对王秦东进行了仔细检查,并对伤口进行处理。

  据介绍,失事的这架直升机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于2008年12月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购进,委托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参加第28次南极科考队的8位机组人员均来自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自中山站卸货工作启动以来,只要天气条件允许,“雪龙”号科考船的上空总能看见这架直升机翱翔的身影,它一次次地将货物从“雪龙”号科考船运送到中山站以及位于南极内陆的内陆队出发集结地。

  统计显示,从11月29日开始吊运货物至12月8日,除去天气条件不适合飞行的几天,“雪鹰”号直升机共飞行60余小时、200余架次。目前这架直升机的失事原因还在调查中。(记者黄小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