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2012中国科技有大手笔 神九载人与天宫对接最瞩目(2)

2012年01月06日 11:1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2,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好的环境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一项新的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这一被称为“小杰青”的基金,将支持男性38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有5-10年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2012年,这一项目计划资助400项,每项资助100万元,期限为3年。

  听到“小杰青”这个称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笑了。他说:“设立这一项目,就是为了加强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促进在科研第一线的、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2012年,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将持续探索如何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好的环境。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科院的人才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要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发展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并努力为“良种”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

  除了将广大科技人员从不必要的考评等事务中解放出来,中国科学院还务实地提出:着力解决科技工作者的“3H”需求,即解决科技工作者在住房(Housing)、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Home)、就医(Health)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012年,这一切都在稳步推进中。

  2012,让企业焕发自主创新活力

  2011年12月,“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基因组学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在深圳挂牌。至此,深圳拥有了包括华为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兴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四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不仅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面临的科技问题,为企业发展储备科技实力,更是以科技原创带动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相关数据表明,五年来我国已经建立9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于材料、矿产、能源、医药、信息、制造、农业、交通等8个学科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主持和承担“973”、“863”等国家级课题1500余项,获得包括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00多项。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短板。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分析我们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创新的综合指数呈均衡发展,但是企业创新增长相对缓慢,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今后重要的工作。”万钢指出,目前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难以支撑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健康持续的发展。

  弥补这一短板不是一日之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先后启动实施了科技援藏工程、东北振兴科技行动、科技支黔工程、科技支青工程、科技支甘工程、科技支新工程、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科技行动、三峡创新工程、广东“新高地”建设专项工程等项目。仅在天津市,就已经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3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74项,并搭建起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重大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本报记者 齐 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