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期待更多代表委员履职敢于直言

2012年01月11日 14:2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 社论

  两会原本就是代表、委员替公众代议国是的,离不开观点的碰撞、争辩,代表委员“敢说”应是履职的常态而非例外。

  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昨日开幕,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也即将召开,北京进入了“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的履职情况,受到公众的关注。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少华连续三届是市政协委员,他在政协圈里得了一个称号“李大炮”,就是因为敢说。如今即将告别政协舞台,他说,“我担心我走了,敢说的人就少了一个”。

  李少华委员在市两会平台“敢说”了15年,可谓尽职尽责,如今行将荣退,他的担心与其说是为自己,毋宁说是为城市的未来和市民的福祉而操心。民众当然喜欢李少华这样的委员,也希望“敢说直言”的委员不是因为换届而减少,而是越来越多。

  代表、委员都是兼职,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平时术业有专攻,参加两会行使参政议政职责,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话语权有限,“敢说”非但起不到多少作用,还可能得罪人,所以不敢说、不愿意说。

  实际上,这不是代表、委员们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一种必须。民众推选出代表,各行各业的人士出任委员,在两会上都不是替自己说话,“敢不敢说”不取决于个人性格、喜好,而是职责所在。代表、委员在自己领域内把话说透、说准,为政府决策把关,为城市和市民造福,既有条件,也是义务。

  代表、委员们要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发挥应有作用,为政府决策“控舵”、“纠偏”,为城市、社区和市民的利益“站岗放哨”,就需要多看、多跑、多问、多说,既要随时“接地气”,掌握相关议题的肯綮所在,又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就是说——要敢于说话、善于说话。

  正如李少华委员所言,他当委员最大的收获,就是每天开车上路时,看到因自己敢说话、善说话,提案通过生效,而给城市各角落带来的点滴变化。一个人的话语权固然有其极限,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个代表、委员的点滴努力汇聚在一起,就能产生看似不起眼,却实实在在的社会推动力,为城市和市民带来似轻实重的帮助。

  这些年,像李少华一样“敢说”的代表、委员越来越多,但还是有网友总结,“那些没有官位的代表、委员,才敢公开说真话”,“代表、委员快退休前才敢说真话”……这些观点或许有些偏颇,但也说明,“敢说”还未成为代表、委员们的普遍状态,而一些代表、委员之所以“不敢说”,恐怕还是有着现实的顾虑。

  两会原本就是代表、委员替公众代议国是的场所,离不开观点的碰撞、争辩,代表、委员“敢说”应是履职的常态而非例外。无论是人大还是政协,都应该给代表、委员们创造敢说的氛围和环境。

  此外,政府官员们也应对代表、委员们的“敢说”,持以更宽容的心态,并对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互动,如此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参政、议政氛围,才能化解李少华“敢说的人就少了一个”的担忧。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