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浙江政协委员:法律法规应尽快跟上信息技术发展

2012年01月12日 10:54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戴委员一句“你们改密码了吗” 引发小组热议“信息安全”

  “最近,没被提醒过要改密码的人有么?”

  昨天下午,在浙江省政协的小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寅寅问了这句话,原本挺安静的会场立刻变得有些嘈杂。

  很显然,参与小组讨论的委员们对最近炒得火热的“密码泄露”事件都有所耳闻,大家开始窃窃私语互相讨论起来。

  戴寅寅委员说了两个“故事”

  引发一场讨论

  因为公司的业务与通信软件服务有关,戴寅寅称得上是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他讲了两个听起来挺“耳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刷卡消费,卡刚离身就被盗了

  戴寅寅说:到饭店吃饭、KTV唱歌或者足浴店洗脚,很多人习惯刷卡消费,就是为图个方便。服务生一般会把你的卡拿到收银台刷卡,然后再过来让你输密码。可你知道吗,当你的信用卡刚刚离开你的手,你的资料可能已经被盗取了。

  不法分子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他会先用读卡器窃取你的信用卡信息,将卡的密码记录下来。然后,随便用一张空白卡,复制成你的银行卡,最后就可以直接到ATM机刷卡取现了。别指望ATM机上的摄像头,试想连银行卡都能“盗制”,这个还难得住他们么?

  第二个故事:电话号码也可能被“盗”

  戴寅寅说:如果你的手机显示家人来电,对方告诉你,你的家人已经被他控制,赶紧汇款到某某银行。这个时候千万别慌,因为这很可能是改号器做的手脚。

  利用改号器,从A号码拨出的电话,显示在对方手机上,可以变成B号码。如此利用“障眼法”的犯罪,听起来很神奇,却真的存在。

  车牌套牌不算技术活,电话号码“套号”才叫绝。只要一改程序,你的“靓”号可能就被“套”了,对方不仅能免费打电话,还能接收到合法用户的短信和来电。

  这样的事,你说谁听了不心慌?戴寅寅两个关于信息安全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在信息时代,什么技术都有!”戴寅寅又补了一句。

  委员热议:“智慧”时代,信息安全让人担忧

  最近,CSDN、天涯等网站遭人入侵,也有传闻说,一些银行的用户密码、数据等发生泄露。在信息时代,大家忽然发现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此的不安全。

  在昨天的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听完戴寅寅的发言,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俞炯玲赶紧补了一句:“我们银行的密码没有泄露,那是有人为了提高自己网站点击率,恶搞造谣,人都已经被抓了。”

  很显然,俞炯玲也关注到了近两天的“泄露门”事件。

  “信息化已深入人心,近60%的中小企业都开始使用信息化管理,但安全理念却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网络上每月有6.6万个病毒产生,全国政府网站每月受到上万次攻击,更别说那些人气网站。”戴寅寅话音未落,会场上又是一阵骚动。

  戴寅寅的话还没完,他说:“在网络上偷信息算不算犯法?当然算,可结果却往往无可奈何,不是找不到人,就是经常‘无据可查’。所以,信息技术越发达,我们的法律法规也应该赶紧跟上。”

  “智慧浙江”,信息安全保障要跟上

  “智慧浙江”是今年“两会”的热词,我们的生活也因“智慧”而更加便利,可“智慧”生活才刚刚开始迈步,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也接踵而来。

  上微博,提醒你改密码,进邮箱,提醒密码有泄露危险,有些网站甚至强行要求密码升级,新注册用户的,还被要求密码必须同时使用数字和字母。

  “最近,我的智商受到了大大的挑战。”在杭州昊合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刘小姐说,自己是“极品马大哈”,淘宝、当当、天涯等等网站,用户名和密码都是一样的,“泄露门”一出,所有网站开始警戒,涉及的不涉及的纷纷提醒用户改密码,一开始还没在意,结果微博就被盗了,加了很多关注,还发了很多条莫名其妙的话,最后只能被迫改密码。

  “这应该是好事,至少能够提醒相关部门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戴寅寅在自己递交的提案中建议,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很多网络专家也参与了这个提案,他们认为,开发智能系统的同时,应该加大安全投入。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在提升系统化管理时很舍得投入,但要他们花5000元装个防火墙,预算却批不下来。

  “这也算‘风险成本’,不能不考虑。”戴寅寅说。 另外,现在搞网络开发的人才很多,但网络安全的人才却很缺,也应该加强培育和引进。(记者 张妍婷)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