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专家:PM2.5标准应据国情制定 公众不必恐慌

2012年01月12日 2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月7日,北京国贸地区高楼纷纷被大雾笼罩,当日北京雪后现雾天。北京市环保局6日首次公布了2000年——2010年北京PM2.5浓度趋势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十年来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 尹力) 近来民众广泛关注的PM2.5问题已写进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在召开的北京“两会”上,政协委员认为,PM2.5标准应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众不必迷信这个概念,更不必恐慌。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李昕表示,PM2.5是一个区域特征污染物,不是单靠某地区的环境治理就能达到理想指标,目前其防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点和热点,需要协同控制。

  她称,在北京,科研机构监测PM2.5有十年之久。美国虽于1997年就将PM2.5纳入到国家标准,但到2005年才真正生效。而中国环保部的新标准将于2016年实行,似乎并不算晚。

  她说,大众对空气质量监测存在一些误区,比如美国大使馆发布的PM2.5数据,是以ß射线法监测得到的,而北京科研机构是利用质量平衡法获得数据,后一种方法较前者测得的数据高出至少2个量级。

  她强调,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在尽量少走环境治理的弯路。PM2.5的标准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北京的空气质量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水平。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王迎春在发言时谈到,北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季节性气候特点,只要有东南风或者偏东风带来海上的暖湿气流,而西北气流稍弱的话,空气总体扩散条件一般。加之人类活动、工业园、尾气排放等污染物积累,形成污染天气是完全可能的。

  她透露,类似北京现在的人口状况,空气质量很难达到让人满意的标准。她说,现在都在提制定监测标准,但更多地应考虑到监测后如何治理、控制。

  另外,她表示,全民科普素质亟待提高,否则民众不太了解这一标准意味着什么,而是人云亦云,或者过于惊恐,贸然公布标准反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解放军空军装备部质量控制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李光男也表示,谈到空气质量、PM2.5,都需要在一个综合的数据和背景下去理解。因此,在没有权威翔实的测量结果和综合分析出来之前,公众没必要盲目地追从这个概念,更不必过度恐慌。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图审查办公室总工程师钟和认为,目前,对于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环境问题,都需要从技术到观念各个层面的综合“治理”。从技术角度来讲,实时测量和即时发布都已不是问题,最困难的还是观念层面的问题。

  他称,以现在的年轻人为例,他们中的许多人出门就开车、招出租车,根本不会想到为了大家的环境去坐公交车,去尽一些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改变人们的观念,才是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