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高性能纤维可用于战略导弹等尖端武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国产高性能纤维可用于战略导弹等尖端武器
2009年02月05日 09:39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科技宇航服帮助航天员适应和挑战复杂太空环境
高科技复合防护装甲使现代“陆战之王”威力大增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周国泰院士: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我国著名安全防护学家,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科研领域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国泰院士语:“科学没有止境,事业没有尽头。为了国家和军队的科技事业,应当更加努力地拼搏奋斗!”

  材料——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各国一直把材料、能源和信息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进入当今时代,高科技材料更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量。春节前夕,标志我国在高性能纤维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两项关键技术通过鉴定,为探究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高科技材料发展及其重要战略意义,记者于鉴定会现场即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周国泰院士。

  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记者:高性能纤维材料被认为是当今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国产化进程,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我国设立了“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请周院士谈谈国内外发展态势及其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

  周院士:咱们就从刚刚通过鉴定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成果谈起吧。可以说,这两项重要突破性成果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关键技术上打破了国外的封锁与垄断,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自主拥有和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国家,意义十分重大。

  记者:国内外为什么格外关注和高度重视高性能纤维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周院士:高性能纤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材料,其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

  记者:高性能纤维主要有哪些?性能怎样?国际发展现状如何?

  周院士:像碳纤维、芳纶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等,都具有比普通材料高很多的强度和模量,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及难燃性和突出的化学稳定性。

  近年来,国外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迅速,全世界总产能约20万吨,虽然只占化纤总产能0.5%,但其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非常之大。

  高性能纤维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地位重要用途广泛

  记者:请具体阐释高性能纤维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周院士:高性能纤维属特殊用途材料,产量虽不大,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军事领域,高性能纤维是火箭、导弹、战斗机、作战装甲、海军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如战略导弹飞行中温度极高,只有碳/碳复合材料才能满足需要;而且战略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弹头重量每减1公斤,射程便可大增。所以,外军现在高度重视高科技材料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在国民经济领域高性能纤维同样作用非凡:从航天探索中的宇航服,到宇航员返回地面所提供的坚韧轻质降落伞及太空运载工具等,都离不开高性能材料;大飞机使用大量碳纤维可节油20%,并提高安全性和总装效率;汽车结构材料部分改用碳纤维可大量减重,而且节油减排、抗冲击、动力增强。此外,能源、建筑、通信、环保、海洋开发等均有广泛用途。

  芳纶的发现与应用被认为是国防军工领域重要里程碑

  记者:业界认为芳纶的发现和科研突破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其价值究竟如何?

  周院士:芳纶纤维是当今极为重要的国防军工材料。它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重量轻、耐酸耐碱等优异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且绝缘性能良好,抗老化,有很长的使用周期。

  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目前美、英等发达国家的防弹衣均采用了芳纶材质。芳纶防弹衣和头盔的轻型化,大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战斗力和防护能力。除军事应用外,在宇宙飞船发射过程中,每减轻1公斤重量,意味着降低100万美元成本,所以芳纶民用市场前景广阔。

  记者:目前国外在新产品科技研发和生产规模上拥有哪些优势?

  周院士:国际上芳纶纤维走过了由军用战略物资向民用物资过渡的几十年艰难历程,现在国外无论在研发水平、规模化生产、还是市场占有率上,都竞争相当激烈,仅美国Kevlar纤维目前就有十多个牌号,每个牌号又有数十种规格。

  目前,对位芳纶是全球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高科技纤维。可喜的是,今天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和工程化技术,标志我们已有能力打破国外垄断,并为产业化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