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培养“大学问家”怎可走“陈寅恪小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培养“大学问家”怎可走“陈寅恪小道”
2009年08月26日 18:37 来源:长沙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们发现,从“陈寅恪小道”里走出来的学者是几乎没有能成为大师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抱着陈先生这棵老树不放,而忘记了自己的求学和探索之路,更忘记了陈先生学问之大的原因在于“看书看到瞎眼”——成为大学问家哪有什么“抄小路”可言?

  8月24日,中山大学传出消息,今秋新创立博雅学院只为精心打造“大学问家”。据悉,中山大学从8000名学生中精选30人,整整4年只学习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中国文明、西方文明等课程,学生不属于任何院系且没有专业。(8月25日 《京华时报》)

  2009年夏,注定是属于学界的“闰月时代”——当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两位大师携手并肩驾鹤西去之后,我们才发现中国已经踏入了“无大师、有超男”的时代。面对这种局面,学术界和高校在教育模式上进行一些破冰式的改革、着手培养新型大学人才,其主观诉求自然可以被理解。一个对大师饥渴的年代,培养“大学问家”之说也当然能迎合许多人的浮躁心理。

  但是,在看了博雅学院的教育方式及课程设置,并联系到中山大学特殊的历史背景之后,笔者不由笑了:一个曾经拥有中国最负盛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大学,怎么可以弄出“批量发售”“大学问家”这样的笑话来?一来,“大学问家”自有陈寅恪先生自己的成长路径可以为学问之大提供镜鉴;二来,陈先生对知识分子最高境界的诠释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又可以做历代学者的训尺。

  陈寅恪所居小楼下有一条白色的小路,是当年中共广东地委书记陶铸专门让人为陈先生铺设的,现在中山大学师生都称其为“陈寅恪小道”。晚年的陈先生基本双目失明、双足皆膑,众多听课的学生和教授都通过这条小路来到陈先生家里,来汲取大师的精华。但是,事后我们才发现,从“陈寅恪小道”里走出来的学者是几乎没有能成为大师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抱着陈先生这棵老树不放,而忘记了自己的求学和探索之路,更忘记了陈先生学问之大的原因在于“看书看到瞎眼”——成为大学问家哪有什么“抄小路”可言?

  看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课程表,笔者发现,学生在这4年里要学习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至少4种语言,还要学习《诗经》和《古希腊史诗》两门课程。这完全悖离了一种求学之道:所谓硕士,其学、其果绝非硕大无朋;所谓博士,其学、其果也绝非博古通今,硕士、博士只需要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一个课题或论文的写作即可,所以,这两种学历,名为硕博,实为越来越专。“大学问家”不见得有“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识,只需要“术业有专攻”即可,这种“以小见大”,以突破口带动整体知识量的提升的方式也是当下国际最为流行的。

  而按照博雅学院的设计,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术业有专攻”的大师,而是向传说中的“全才”陈寅恪先生迈进。殊不知,这又完全离开了陈先生的求学之路。陈先生一生只有高中学历,在欧洲游学十数载未能拿到一张文凭,就是不愿意在课程表的框架下成长,这也正是他一生掌握二十余种语言、成为真正大师和“教授的教授”的真正原因。

  记得梁濑溟先生曾经将学界人分为“问题中人”和“学术中人”,其区别在于前者以发现问题为主,后者以知识积累为主。但是,真正的“大学问家”必须是二者的合二为一,即有“自由之思想”发现并提出问题,更应该以博学之识解决问题。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准是何其高——“大学问家”虽然与教育体制有关,但是它同样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不应该如搞“大跃进”般“批量发售”!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