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不必过度阐释人伦悲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京华时报:不必过度阐释人伦悲剧
2009年12月28日 09:08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继前不久的李磊案后,大兴区黄村镇清澄名苑再出灭门案。昨天清晨,该小区的住户张某,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10岁的儿子。因为情节上的高度相似性,譬如受害者均为凶手的至亲,凶手的供述都称行凶动机缘于家庭生活不和谐,当然更重要的是两起凶案发生地点在同一小区,此案引起坊间和舆论的关注,乃至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张某在接受讯问时,精神始终比较恍惚,在案发后还曾用带血的手指写下“为了人民”。知情人表示,不排除会对张某进行精神病鉴定的可能。

  由于案情本身的反常性和复杂性,这两起案件对社会心理产生振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过度阐释这两起人伦悲剧,或许并无必要。就事论事,在李磊案中,凶手是杀人后选择了逃窜,警方在海南将其抓捕归案,而此案中,张某行凶后选择了自己报警,静静地等待民警的到来。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到,张某的行为虽然残暴至极,但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要小很多,并没有进一步报复社会的更大恶性。

  无论是李磊案,还是此次案件,都非常清晰地指向了婚姻家庭问题。李案缘于“家庭积怨”,张某对警方称“家庭生活不和谐”,这都表明,家庭内部矛盾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这是两起突发性质的极端事件,并没有太多的社会问题可供解读,更不至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当然,谁也无法漠视生命以这样一种方式逝去,尤其是行凶者与被害者之间还有亲情关系。从中,我们还是不难得到一些警示和启发。和李磊一样,张某平日的行为举止也很正常,都经历了小时候“乖巧”,而现在“沉默寡言”的性情变化过程。造成张某最终走向极端的根本原因目前尚未确定,不过,如何在生活压力下释放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人交流,以及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许是现代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提醒活着的人们,不要忽视其他人的感受,要更多地关心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尤其是家人,注重家庭的和谐、和睦。

  但愿这些悲剧,能在我们的内心唤起一种共识:活着,并且健康快乐地活着,便已经是一种幸福。吴龙贵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