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创建近十年 展现新时期中国军队形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创建近十年 展现新时期中国军队形象
2010年02月09日 09:28 来源:瞭望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应急指挥中心时,已近晚上9时,但整栋大楼仍灯火通明。作为突发事件的总指挥部,这里始终保持着警醒。在大约2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墙上两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分别跳动着“海地时间”、“北京时间”,值班工作人员仍在电脑旁守候着。

  在简朴的办公室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总参应急办主任田义祥和刚刚从海地回到北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领队宋建新。

  “在海地地震救援过程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克服重重困难,发扬了大无畏的精神,而救灾实践也是对我国救援队的人员训练、装备、组织机制的又一次检验”,田义祥告诉本刊记者。

  刚刚从海地第一线回来的宋建新,仍略显疲惫,晒黑的脸上带着微笑,“何止是晒黑,简直是脱了几层皮,在海地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坚持完成任务,不但需要高超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对这份职业热爱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他说。

  最具挑战与考验的“生死场”

  “从接到应急指挥中心的短信通知,到集结完毕一共只用了3个半小时”,宋建新指着手机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国家救援队的一员,他和普通的队员一样,手机都与国家地震局联网,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情况。

  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救援命令并迅速集结。“人员的集结是容易的,因为救援队24小时时刻备勤。”宋建新介绍,但是,救援、医疗、救灾物资的集结更考验平时的准备和训练。

  这一次派往海地参加救援的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已经成立9年,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有关人员组成。“这一支队伍经历了国内国际多次自然灾害的考验,在组织机制上,已经摸索出一些可资借鉴的规律。”正因如此,经过紧张的筹备,包括救援工具、医疗设备、药品、生活物资在内的15吨救灾物资,也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迅速准备妥当。

  中国距离加勒比岛国海地有15000多千米的距离,航程约23小时,“在飞往海地的包机上,指挥组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一直在研究灾区情况,经过反复讨论,紧密部署救援方案,明确分工,同时为了健全组织,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宋建新告诉记者,正是提前制定方案、明确了分工,保证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以往任何一次国际救援任务相比,此次震后救援活动时间紧、救援难度大、地震破坏力大,再加上海地社会秩序动荡,任务十分艰巨。”从事十余年应急救灾工作,曾参加过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海啸、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的宋建新这样描述在海地的救援工作。

  在去往海地的飞机上,救援队就预想到此次救援工作的难度,但是,当中国国际救援队搭乘的空客330客机在海地太子港机场上空徘徊时,他们才发现海地的实际情况比之前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

  “整个机场除了跑道旁一排航标灯外,没有任何指挥信号,机场空无一人,甚至连降落都成困难。”在飞机盲降成功后,救援队发现居然连舷梯都找不到,队员们踏着一架普通梯子和两个箱子下了飞机。

  为了能够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前往救援现场,救援队兵分两路,一部分人首先同当地的中国驻海地的代表接触,立即派出了一个先遣小组去现场进行搜索,同时把3条犬也带去了。另外一部分人都在机场卸装备,由于没有装卸设备,队员们只能用双手花了6个多小时的时间把15吨的装备从飞机上卸下来,再运往营地,进行归拢,准备救援。

  救人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据以往救援经验,我们第一时间带着搜救犬和设备赶到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去救援。由于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简称‘联海团’)所在的整座十层楼全部倒塌,初步预计联合国将近150到200人全部掩埋在废墟里,所以那里便成了我们搜救的重要目标。”宋建新说,由于设计上存在缺陷,整座10层楼属于叠加粉碎性坍塌,破坏性以及救援难度非常大。

  中国救援队在确定搜救方向后,从上到下寻找、争分夺秒施救,无休息地连续作战。因为不能大量使用机械,所以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海地天气炎热,空气中还飘散着尸体的腐臭味,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队员们虽然已经非常疲惫,但是仍然咬牙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在救援现场队员们的共识。

  在海地23个点进行搜救的同时,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开展了医疗救治的工作,在总理府门前的广场和总统府门前的广场设立流动医院。医疗队共救治了2500多名灾民,其中外科换药700多例,轻伤缝合手术150例,输液18例,救治危重伤员12例。

  “救援的前3天,队员们连续工作六十多小时,几乎是不吃不眠,精神和体力处于巨大的透支状态。由于不能使用机器,在尸体高度腐烂的情况下,队员们只要稍稍见到一些东西,就一点点地用手去挖。他们还只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这些‘90后’能够为了国家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难能可贵。”宋建新说。

  组建中国救援的“国家队”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得以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派队前往救援,得益于良好的应急机制和丰富的救灾经验。”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六次走出国门执行任务。2001年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地执行任务。

  回顾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9年来的历程,田义祥告诉记者,在多次抗震救灾实践过程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凭借丰富的抗震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高尚的职业素养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田义祥说,“这支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成长到辉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国家机关及军各部门为队伍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强大合力。”

  “与西方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地震救援队伍相比,我国的救援队伍虽成立的时间较晚,但起点很高。主要是由于整个队伍拥有严密的组织构架、优化的工作机制、强大的装备阵容以及先进的救援理念。这支依托军队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救援队伍,开创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创新管理体系,填补了中国地震救援领域的空白,带动了整个国家抗震救灾事业的全面发展。”田义祥说。

  联动机制,是救援队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由于灾难的不可预见,中国救援队始终保持待命机制,常年处于待命状态,时刻准备接受总部的救援命令,以确保在1小时内完成国内救援任务的启动准备,2小时内完成国际救援任务的启动准备。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外救援,需要总参、军区、武警、外交部、海关、动植物检疫部、人民银行、民航等多个部门的协调,为保证部门协调过程中的高效率,这支队伍采用“平时联席、战时联动”的工作机制。

  “平时联席、战时联动”,即平时涉及到救援的相关部门要定期召开会议,时刻保持沟通以加强部门之间的默契与个人的应急意识,这样,灾难发生后各部门便能够迅速开展工作,形成联动。面对每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国际救援队能够在灾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投入战斗,除了拥有高效的应急机制,还得益于强烈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是经过长期技能培训、艰苦磨练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内外重大灾难救援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和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加大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对中国军队的认识。“同时,队员们也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提高了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认识,为中国军队走向世界开辟了途径。”田义祥说。

  救援外交与时代精神的聚变

  今天的中国以日益开放、成熟的姿态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只有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才能真实展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因为有经历才有发言权和主导权。”总结多年来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经验,宋建新这样说。

  “参与国际救援事务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平台。国际上任何事务都是分国界、种族以及意识形态的,唯有人道主义救援是没有分别的。”宋建新认为,“借助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我国在经历30年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综合国力,还能全面体现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更进一步表达中国积极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景。”

  “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救援外交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外交手段,已经成为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外交领域的重要内容。”田义祥说,“救援外交”的开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其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更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认识。

  在以往的几次重大赴外救援行动中,“各救援队之间充分合作,密切交流,说明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团结一心。比如在印尼海啸救援现场自然形成的‘接力合作’,大大提高了灾后救援效率,更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使各个国家间在灾后救援领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借鉴,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田义祥总结说。

  据了解,我国还加大投入力度,在北京凤凰岭建设了具备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此外还投入1.1亿元组建8支涉及抗洪抢险、医疗防疫、核生化、空中紧急运输、海上搜救、应急通讯等多个领域的救援“国家队”,以应对国家重大自然灾害。记者袁元 实习生王楠楠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