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四谈“农民工” 关心户口与土地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汪洋四谈“农民工” 关心户口与土地问题
2010年03月05日 2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汪洋四谈“农民工”

  中新社记者 张传熙

  汪洋对“农民工”话题情有独钟。5日下午,在人大广东团首次全体讨论会中,汪洋第一个插话的话题就是“农民工”。而且,多次且较大篇幅地谈到了内地社会关注的“农民工”。

  广东团全体会议有150多名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有190多名。汪洋一直默默听着代表的发言。下午3点开始的大会进行到4点半、还有约20分钟就结束的时候,汪洋接过“农民工”代表的发言谈了起来。

  发言者是“农民工”代表胡小燕。这位来自四川的“70后”,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广东团仅有的一位“外来妹”。她发言建议珠三角政府建立容纳农民工的“新市民社区”。

  汪洋接过话题问胡小燕:“你转户口到佛山了吗?”得知转了后,汪洋又问:“那你家里的土地交了没有?”胡小燕不敢肯定交了没有。会场响起了笑声,气氛活跃了起来。

  汪洋接着说,有很多农民工转了,但心里不踏实,因为有土地上的顾虑。

  汪洋告诉胡小燕:“你这个建议很好,住房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好,当然,叫他们买城市的高价房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为农民工设身处地想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环节,汪洋第二次谈到“农民工”问题,谈的是珠三角眼下面临的“民工荒”。他说,“民工荒”不像媒体所言的那么严重,但是有若干个问题需要面对。其中之一,缺工的普遍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因为工资、福利、保障等没有大企业好,因此招不到人。他说,珠三角正在进一步提升最低工资线,一旦职位出现稀缺,价格就要适当上涨。

  第三次谈到“农民工”是谈及广东的“双转移”问题。他说:“我们从粤东西北将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到珠三角,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收入。”

  第四次谈到“农民工”话题,涉及到了农民工的称谓。汪洋说,农民工叫“农民工”或者“外来工”、“新生代农民工”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政府对改善他们待遇的做法不会改变。

  广东城市拥有全国最多的农民工,有人估计总数达到2600万以上。广东需要农民工,但同时也为农民工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汪洋说,光是东莞市,外来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支出,一年就要“吃”掉政府财政15亿元人民币。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