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两周年:新什邡在“首都援建模式”下崛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川震两周年:新什邡在“首都援建模式”下崛起
2010年05月02日 0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成都5月2日电(记者杨杰)“5.12”汶川地震两周年前夕,记者来到与震中汶川仅一山之隔的什邡市,沿着平坦宽阔的道路驱车前行,红豆村、马祖村、东岳村等一个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冲击着记者的视线,北京援建带来的“奥运标准”和“首都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创立“首都援建模式”

  在汶川大地震中,什邡遭受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是十大极重灾区之四,重建任务极其艰巨繁重。

  据北京前指副总指挥金焱介绍,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借鉴北京奥运理念和奥运工程建设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统筹兼顾、民生优先、面向未来、科学援建的“首都援建模式”。

  金焱表示,目前援建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108个援建项目完工57个,完成投资约56亿元;农民永久性住房全部完工,23所义务制教育学校全部完工,医疗卫生、福利院、廉租房及39个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后期施工阶段,呈现出规划设计快、项目落地快、资金到位快、工程进度快和规划理念好、项目安排好、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好的“四快三好”特点。

  援建中,北京突出民生优先,立足于“安民、惠民、便民、利民”,开展艰巨而繁重的重建工作。如在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方面,共安排援建资金约16亿元,对口援建教育、卫生、民政等53个公共服务项目。援建的24所学校可容纳2.2万名学生,占什邡学生总数一半。新建的什邡市人民医院总投资达4.1亿元,硬件基础可达二级甲等医院以上标准。在什邡,每个镇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医院和福利院,其硬件条件普遍超过了北京同类水平。通过援建,什邡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前进了20年以上。

  重建夯实什邡的发展基础

  灾后重建给什邡的城乡面貌和观念带来的变化,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告诉记者,通过援建,什邡市城乡住房建设水平提升了20年以上。面积达13平方公里的城市恢复发展区由北京按照首都标准修建,现代、美观、大气,使什邡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到20平方公里,为什邡建设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搭好“骨架”,同时将《什邡市城市远景规划》提前10年,城市吸附经济要素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通过灾后恢复重建,什邡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城镇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重建,过去制约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之一的基础设施,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覆盖什邡辖区“三纵三横”快捷一体的城乡交通网络,为什邡融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总投资6.51亿元的38个水利基础设施重建项目恢复重建,全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能力。重点河段堤防建设提高了全市抵御暴雨洪灾的能力,大型灌区工程的修复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用水水平。天然气、电力、通信等设施重建充分考虑到什邡未来发展,仅电网建设“康桥工程”总投资就超过10亿元。

  在产业恢复重建方面,什邡建成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壮大了食品医药、冶金机械、新型材料、精细石化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了经济向高成长、高附加值、低污染的转型。什邡省级经济开发区投入3亿元,将7.8平方公里河滩荒地变成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为什邡承接产业转移搭建了高水平的承载平台。通过产业重建,县域经济快速恢复,2009年GDP实现110.1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北京打造“带不走的援建队伍”

  北京前指有关负责人表示,援建不可能在两三年内完成,“后援建时代”也是援建。北京今后将发挥和整合各方力量,与什邡在产业投资、园区建设、商务贸易、人才培训交流、劳务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将当前援建与长期合作紧密结合,变援建为合作,使什邡在观念、体制、机制上与北京实现顺接,提升什邡在“后援建时代”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援建中,北京注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提出要为什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援建队伍”。一年多来,6批次314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4批340名志愿者、52名挂职干部和24名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来到什邡市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农房重建等工作。同时,北京市确定了5大类、22项、158个小项的智力援助方案,全面实施人才培训、专家咨询、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援助,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支持相结合,对什邡进行“智力援助”。

  为了更好地推动什邡在“后援建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京什双方正在积极探索形成援建长效机制,探索今后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

  在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后,如何让标准高、功能全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援建方与受援方面临的新课题。记者了解到,北京方面针对援建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难题,将专门预留用于项目移交后的运行、维护等费用,为项目科学有序管理、高质高效运转、持续全面发挥效应“保驾护航”。(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