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美国枪击案凸显美国文明蕴藏的缺憾

2011年01月13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1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3日刊出评论《美国恶性枪击案值得人们对美国文明反思》说,一味逞强、提倡冲突与竞争的美国社会冲淡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爱心”,社会的消极因素与当地的“枪文化”结合起来必定会威胁社会安宁。以沉重的心情来看美国文明等方面的失误,这对其他国家发扬传统智慧与精神文明有着前车之鉴。

  文章摘编如下:

  2011年1月8日,美国国会女众议员吉福兹(Gabrielle Giffords)在国会众议院集体朗诵了美国宪法保障公民“和平集会”条文而回到自己的选区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在街头召集市民集会时,听众中冒出22岁被大学开除的洛克耐尔(Jared Loughner)向她开枪。凶手继而向群众乱射,酿成6人死亡,十余人受伤的恶性枪击案。吉福兹的脑袋被击中,在休克中,尚未脱险。

  这枪击案震撼全球,不但使美国举国上下沉浸在沉痛哀悼中,还造成新一轮左右两翼激烈舌战。有人指出:美国社会越来越丧失理智。枪击案所在的亚利桑那州已经变成一种“仇恨文化”的沼泽。

  由于近年来毒贩枭组织跨美墨(西哥)边界非法越境以及毒品、武器走私变本加厉使许多亚利桑那州公民移恨于美国拉丁裔,甚至大学拉丁人种研究项目都被禁止。治安当局也越来越对拉丁裔加强戒心,吉福兹对此强烈反对。

  无独有偶,不但国会众议员吉福兹收到过恐吓信,她图森市办事处的大门玻璃遭人毁坏,连这次在听众中无辜丧命的联邦法官罗尔(John Roll)也由于判案同情移民而接到过无数恐吓电话,他和家人都是公安机关24小时的特别保卫对象。

  美国是一个颇为缺乏冷静的社会,舆论报道也极为浮躁。凶手是众所周知的几度被警察拘禁的、精神不健全的青年,许多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中故意隐瞒这点,影射他有同伙,甚至有人牵连“茶话会党”(Tea Party),乘机攻击反对党政治红人佩琳,还有人讽刺惨案是佩琳的“大功告成”。

  凶手洛克耐尔代表了美国社会一些消极因素:一,白种欧裔对美国社会人种不断多元化感到忧虑,二,倾向于使用暴力来发泄内心怨恨,三,以斗争与冲突为社会行为准则。这样的人在美国社会有一定代表性。这些消极因素又和当地的“枪文化”结合起来威胁社会安宁。

  自从奥巴马当选以后,来自右派阵营的“仇恨言论”(hate speech)大量增加。有人说,从美国独立那一天开始,美国言论中的“对抗”与“仇恨”因素就与时俱进,美国打过一场残酷的“内战”(“解放黑奴”是冲突发生后才衍生为战争正名的),总统及公众领袖被刺层出不穷。电影及电子游戏大量宣传暴力抗争。

  如今是信息全球化时代,这种“仇恨文化”传播的速度与效率特别强化起来,在那些内心隐藏暴力倾向的个人与集体中潜移默化,积累、沉淀、发酵。从总的来看,美国这样一个一味逞强、提倡冲突与竞争的社会冲淡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爱心”。这就把问题提到文明的高度上来了。

  美国这一惨案又一次证明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机器、物质文明越发达就越使人担忧。如果没有“爱心”、没有“人性”,人们从小就玩枪杀游戏,人类的前途总有一天会被葬送。

  我们再来看美国所谓“民主”法律秩序的一个现实问题。凶手洛克耐尔一直被邻居视为潜在威胁。他由于吸毒,报名入伍而没被录取。他在学校经常表现越轨,口口声声要把枪带到课堂上来。像这样的社会危险分子却逍遥法外。

  学校与社会都向执法机关反映了洛克耐尔的情况,执法机关也把他拘禁过,认为他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可是美国“人权”神圣不可侵犯。官员坦率地说:“在他没有犯法之前,我们没法对他采取任何措施。”换句话说,一定要等他行动,把人们的担忧变成现实(开枪打死人)以后,政府才能把他控制起来。

  美国民主制度对别国“违反人权”现象沉不住气,对自己国内威胁无辜者安全生存权利的黑暗却宽宏大量地容忍,结果造成真正“人权”的丧失。我并不对此惨案幸灾乐祸,而是以沉重的心情来看美国文明各方面的失误。我无法改变美国,但希望中国与亚洲国家发扬传统智慧与精神文明,勿蹈美国覆辙。(谭中)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