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极致”骆家辉能给中国民众的价值

2011年04月06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商务部长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接替将于四月底离职的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图为骆家辉档案照片。中新社发 陈钢 摄  

  中新网4月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刊出署名评论说,围绕骆家辉进行的讨论,得以展现他对于中国的最大意义,那就是他以大使这种最为极致的姿态,引发中国民众对现实的思考,确立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从而以一种更为包容、更为理性也更为现实的态度,看待海外华人的政治立场,以及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在未来可能不断出现的变化。

  文章摘编如下:

  因为课上需要做一个讨论的呈现,我选择了以骆家辉作为陈述的主题,希望借“作业的压力”,去实际了解一下一些美国人对这位华盛顿州前州长、现任商务部长的华裔,获提名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反应。毕竟,大使是全面代表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象征,对华人来说,一位华裔成为美国驻华大使更有特别的意义,在不久远的移民史中,返回祖籍国,代表自己出生地的国家与父亲、祖父出生地的国家进行交涉。其中涉及复杂的种族情感与国家利益的交织,族群认同、历史渊源与现实政治的纠葛,都很值得探寻。

  我在杜克大学校园内询问的人中,有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有和骆家辉一样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也有从小来到美国、早已将自己视为纯粹美国人的华裔。有趣的是,他们的回答基本一致,认为骆家辉的背景和资历能够更好地履行这一职务,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当被问起作为华裔回到祖籍地担任大使时,大部分的反应都很坦然,“哦,那会很有意思。”

  有意思?这些美国人的反应并没有多大的夸张或激烈的起伏情绪,正如其中一位所言,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差异性背景,让他们早已习惯了不同族裔的人出任某一个职务,只要都是美国人,只要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因此,个人的族裔背景、文化属性与国家利益和效忠认同,在他们看来并不矛盾,也不会引起非议。骆家辉在提名记者会上说,“我将要回到我的祖父、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以及她娘家人的出生地,而我则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并将尽心尽力、满怀热忱地为美国争取利益。”美国人毫不怀疑这一点,也不会因为骆家辉提及自己祖籍地而觉得不妥。融合并不意味着一味掩饰或藏匿自己的背景,而是坦然自如地接受差异,在多元前提下其实有着对国家价值和利益的一致认知。

  杜克大学的一位教授跟我说,为什么质疑一位合格的华裔不能担任驻华大使呢?早在骆家辉通过竞选担任华盛顿州长时,华盛顿的选民就用选票证明了他们对骆家辉的信任。这一民选职务的意义,其实要胜过类似商务部长这样的政治委任职务。如今,从民选到委任到全面代表国家利益的大使,骆家辉走的就是美国公民的正常轨迹,从这一点看,其实他担任哪个国家的大使都很正常,只不过中国更可以发挥他的优势和特长。

  在海外华人的舆论中,对骆家辉的新职位多感振奋自豪,而中国媒体在心有戚戚焉的同时,也不断有现实的提醒。骆家辉曾说,“我为自己的华裔背景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是100%的美国人感到自豪。”有舆论认为这显示骆家辉“最善于找到平衡,滴水不漏”,意思是他左右逢源。这未必是一种滴水不漏,因为在美国,对自己的族裔背景毫不掩饰而公开声扬,是很正常的,这和对美国的认同并不是一种零和游戏,或一定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共生。

  另外有一些舆论担心,对骆家辉出任大使的热情期待和过于正面的评价,以及同是华裔的友善情感,会让这个有着相同肤色的美国人骆家辉得以“杀熟”,反而令利益受损。在普遍赞赏这一任命的同时,也不断有声音提醒。

  对骆家辉的新职,从文化、历史、移民、人文的角度,可以非常感性、正面,甚至值得大书特书,但在政治、经济方面则应完全回归现实。

  围绕骆家辉进行的讨论,得以展现他对于中国的最大意义,那就是他以大使这种最为极致的姿态,引发中国民众对现实的思考,确立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从而以一种更为包容、更为理性也更为现实的态度,看待海外华人的政治立场,以及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在未来可能不断出现的变化。(周兆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