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亦菜亦药的辣椒

2011年04月18日 16:23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为菜肴或作为调味料,辣椒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湘蜀一带的老百姓无辣不欢是出了名的,有些人则相反。我从前有一潮州籍的同事就是对辣味过度敏感的怪人,不但不沾一口辣椒,只要听到同事之间议论辣椒,额头便冒汗,感到身上火辣辣的受不了。我素来无辣不欢,即便大热天,在菜饭里都要拌一点辣椒酱开胃。

  每次到深圳逛书店,在酒楼吃午餐时,都点在香港吃不着的点心,其中必点“虎皮辣椒”。新鲜青椒煎成虎皮纹状,再洒上鲜酱油,故名。这种美食吃起来鲜辣香兼有,令人回味无穷。当时我想,如果深圳有北京芝麻烧饼之类的美点,再夹上虎皮辣椒,恐怕天下美食也就莫过于此了。有一美食家写了一本名叫《吃的自由》的书,其中提到“不吃辣椒不革命”,他写道:“辣椒实在是妙。几条入口,就会舌头发麻,张嘴丝丝吸气。再吃几条后,浑身大汗淋漓,血脉通畅,意气飞扬……”

  湘蜀一带人吃辣成风,但辣椒本身是舶来品,祖籍在南美洲一带,那么辣椒又是什么年代传到中国的呢?这引起学术界的争议。争议是由作家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引起的。其中一段情节描绘,李自成有一天早餐,吃了一碟辣椒汁。李自成嗜辣成性,并以辣椒汁拌早餐我并不怀疑,他是陕西米脂人(今延安一带),而迄今延安一带的老百姓仍有在窑洞门口挂上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的习惯,陕西人嗜辣并不亚于湘蜀一带的老百姓。

  一位安徽农业技术员对此产生了疑问,认为那时辣椒并未传入中国,李自成在当时不可能吃到辣椒,他便在《随笔》发表文章,认为李闯王以辣椒送早餐是姚雪垠虚构的。美食家马风乔却持相反意见,他撰文指出,当时李自成是有“福分”吃到辣椒汁的,其依据是,在明代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出版的《群芳谱》就有“番椒、秦椒”的记载。另外他更依据在明代一五九一年出版的《遵生八笺》中提到的:“番椒,丛生白花,籽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籽种。”因此,马风乔有理由推断,远在郑和下西洋时就已经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引进辣椒种籽了。

  辣椒属茄科一年生植物,它不仅是蔬菜,也是一种良药。在中医中更是能治病的入味药。姚可成的《食物本草》一书就写道:“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食物宜忌》一书中进一步写道:“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祛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嗝,止泄痢,祛脚气。”不仅中医以辣椒为药,西医也懂得外敷辣椒加强血液循环,西方的辣椒药膏就是典型的活血、舒筋的疗法。

  辣椒含番椒素、茄红素,都属黄酮素,另外辣椒也富维生素A、B等。黄酮素除可帮助消化外,同时还可消脂、抗氧化并提高免疫力。但营养学家告诫,辣椒能消脂,并不等于说辣椒也能去脂,辣椒固然能加速血液循环,但不会直接除去人体里的脂肪。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吃一些辣椒来刺激胃液,从而帮助消化,缓缓胀气、呕吐和下痢等症状,但也要适可而止。特别对胃溃疡病患者来说,由于辣椒吃多了,就会刺激肠胃的黏膜,导致肠胃穿孔,那就得不偿失了。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艾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