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报:美货币政策陷多难 贫血型复苏存风险

2011年05月03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3日电 《香港商报》2日刊出评论说,美国两党经济管理好戏连场,各自抛出可信度不高的减债方案。与此同时,美国无论财政及货币政策均面临关键的抉择时刻。美元汇率不断下滑,美汇指数似准备冲击历史低位。此外,楼市则持续低沉,这种“贫血型”复苏料将难以改变,而复苏中断的风险,即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不容排除。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美国经济管理好戏连场,财政方面两党借机进行政争,各自抛出可信度不高的减债方案,终罕有地被标普调降主权信用的展望评级至负面,并指两年内约有三分一机会下调实际评级。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后QE2时代日益临近,如何处理后续政策令举世瞩目。看来,美国无论财政及货币政策均面临关键的抉择时刻。与此同时,美元汇率不断下滑,美汇指数似准备冲击历史低位。

  “贫血型”复苏存风险

  对于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日前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稍作了说明,但直言年中QE2结束后如何选择政策,现时还未可具体确定。观乎伯南克的言论,可以得出一些看法: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不会实施退市措施,其主要表现是联邦基金利率会继续维持现时的负利率超低水平,而联储局资产会保持于2万亿美元以上。这表示到期债券所得资金,将重新投入购买新资产。

  二、QE3会否出台仍难确定,须于稍后才作定论,观察清楚形势变化,才正式落墨,关键是看经济状况。

  伯南克的表态其实无甚新意,只是确认了一般的看法而已。最重要的还是看美国经济表现,同时还要看财政政策的进展和欧洲方面的情况。美国经济表现似佳不佳之复苏正在进行,失业率亦稍有下降,企业表现尚好;另一方面这次复苏之慢前所未见,尤其是就业复元更欠理想,仍比衰退前少了700余万个职位,更莫说因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增加职位要求。此外,楼市则持续低沉,这种“贫血型”复苏料将难以改变,而复苏中断的风险,即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不容排除。

  币策财策相互作用变数多

  风险源之一是通胀上升并高企,伯南克相信目前由商品带动的高通胀只属短期现象,如上轮通胀般会于稍后回落。但至少在短期间其影响不容忽视,首季GDP及消费增长,便因油价等的高涨而下降,人们的驾车及消费意欲已开始受到抑压。这种类似滞胀的情况,将给货币调控带来两难。

  另一问题是由美国的财政政策动向带来的不明朗性。未来几个月相信是美国要稳定市场(包括评级机构)信心的关键期,国会必须努力取得“可信”的财政削赤减债协议,但这对货币调控又可带来重要影响。如果真有“可信”协议,则经济将面临紧缩压力,货币政策便更不能收紧,甚至有必要推出QE3,如果国会仍争吵不休,未得协议,则国债及美元均会受到压力,到时联储局又要加码买国债以稳定大局。显然,货币与财政政策间的相互作用,将令形势更为复杂多变。

  当然,还有外围特别是欧洲局势演变的因素。欧央行已于4月加息,主要是因通胀率已显著超出2%的目标率,虽然欧央行否认已进入加息周期,但相信如通胀不降,仍有上调息率的压力。英国方面,由于首季GDP回复增长,且通胀达到4%,故加息的倾向日增。至此欧洲及稍后英国都将进入财政及货币政策“双收紧”时期,与美国目前的“双宽松”格局反差更大,国际市场扭曲更甚,美元汇价更加受压,国际资金流动的不稳定及不可预测性更强。在这形势下,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炒作或会增强,造成对联储局的倒逼作用。

  国际金融前景不明朗

  显然,在本国及国际的多重变化因素夹击下,联储局的货币调控取向抉择确不容易。何况抉择本身也将成了市场的炒作对象,给调控政策带来巨大的内生风险,这情况在去年末QE2出台前便已遇上过,到稍后又将环绕QE3是否出台而再见炒作,看来联储局又将要为另一次两难抉择作好准备。如果继续推出QE3,则流动性过剩更甚,资产泡沫更趋胀大而致风险日高。目前债市、股市及商品市场均已累积了不少泡沫成分,国债低息已迫使资金流入高风险市场,资产价格均已偏高。另方面如不推出QE3,则可能触发与退市相似的效果,资金突发抽走导致多个泡沫爆破,经济自会受到冲击,脆弱的复苏更受不了。

  看来未来数月国际金融少不免会遭遇或大或小的震荡。何况还有几个潜在危机动向未明,包括葡萄牙债务危机、中东乱局和日本震后集资等,故前景绝不明朗。(凌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