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大公报:挪威惨案一定意义上是“高福利之殇”

2011年07月25日 1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24日上午11点,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前往奥斯陆市中心DOMKIRKE教堂,祭奠在22日袭击事件中惨遭不幸的遇难者。一场名为“为了悲伤与希望”(FOR SORROW AND HOPE)的弥撒当天在DOMKIRKE教堂举行。他告诉在场的民众,袭击事件发生后的两天时间里,充斥着“震惊、焦虑与哭泣”。中新社发 沈晨 摄  

  中新网7月25日电 香港《大公报》25日刊文说,虽然挪威方面已正式撇清了事件与国际恐怖组织的联系,但此案的发生实际上与挪威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有着联系。“自由之都”表面上看平静、祥和,内部却暗流涌动,颇不太平。从一定意义上讲,这起惨剧是“高福利之殇”。

  文章摘编如下:

  说到北欧,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那里旖旎的风光、安宁的生活。而诺贝尔奖的发祥地挪威,则更是以富足、安逸、自由的生活,被誉为人间天堂。但发生在二十三日的“黑色星期五”恐袭彻底打破了北欧和平神话。当人们从这起二战以来最惨重的“国家灾难”中苏醒过来,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并不太平的现实世界。

  在挪威发生这样的惨案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作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挪威坐享石油天然气出口带来的丰厚利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世界前茅,人人享有“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享受着免费教育、医疗和其它社会保障。是什么还让一些人对这种神仙般的生活产生不满,竟下此狠手制造了这起震惊世界的惨案?

  此次恐怖袭击绝不是一起单纯的挟嫌报复的社会事件,作案者具有明显的政治动机和目的。凶手布莱维克是一名极右翼分子,曾多次散布反伊斯兰的极端言论,批评政府的移民政策,扬言要“改变社会”。此次他选择政府大楼和执政党青年团夏令营行凶,目标直指挪威工党及其政策。政治事件的危害和影响要比个人对社会极端报复大得多。作为一股社会势力,布莱维克发动的不是一个人的战争,只要政府不改弦易辙,还会有更多的暴徒走上前台,对平民大开杀戒。

  虽然挪威方面已正式撇清了事件与国际恐怖组织的联系,但此案的发生实际上与挪威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有着联系。“自由之都”表面上看平静、祥和,内部却暗流涌动,颇不太平。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起惨剧是“高福利之殇”。长期以来,高福利、高保障的优越生活使挪威成为外国移民的首选对象。大批移民涌入使首都奥斯陆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移民人口已跃居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中穆斯林移民增长迅速。于是,挪威国内一股以反对政府自由移民政策、敌视穆斯林的力量悄然崛起,影响不断扩大。当前,持右翼立场的进步党已成为挪威议会第二大党,他们公开批评政府移民政策,号召学校阻止穿“罩袍”的人进入学校,呼吁把穆斯林赶出挪威。右翼势力中不乏主张用暴力驱逐穆斯林的极端人士。

  穆斯林及反穆斯林势力成为影响挪威安全的最大隐患。过去,挪威媒体刊登侮辱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漫画事件,曾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今天,挪威把自己捆绑在北约的战车上,参与美国发动的所有军事行动,更是引火烧身。有情报显示,“基地”等国际恐怖组织正在把袭击目标锁定对外疏于防范、较容易得手的北欧国家,并不止一次发布过恐怖报复警告。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惨剧已经发生,人们心中的伤痛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抚平。但重新开始的生活已不可能回到从前,因为,北欧已经不会再有过去的安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