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外报:骆家辉上任 中国看到熟面孔要有"冷"准备

2011年08月03日 1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26日,美国参议院就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举行听证会。此前,现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骆家辉于3月9日获奥巴马提名出任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吴庆才 摄  

  中新网8月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刊文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认为,骆家辉作为第三代移民,“在美国土生土长”当然是“代表美国利益”,中国人和他打交道,“看到的是这样一张熟面孔,心理上还得有一种‘冷’准备”。

  文章摘编如下:

  2008年“非洲的儿子”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是史无前例的,现在又有美国参议院批准“中国的儿子”骆家辉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同样史无前例,两者都是新时代的新鲜事物,足以使长期受困于“地缘政治范式”的人们头脑翻新。

  “地缘政治范式”的最大毒素是“民族利益”至上,又认为所有的人都受人种、血统背景束缚。提倡“世界大同”的“地缘文明范式”却认为人的天良可以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范畴,把国际秩序建筑在同舟共济、双赢共荣之上。“中国的儿子”当美国大使,就像“非洲的儿子”当美国总统那样意义非凡,值得庆幸。 

  地缘政治范式下的中美外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教授通过在题为《来吧,骆家辉 》文章中说:“从1949年中美关系‘别了,司徒雷登’到2011年‘来吧,骆家辉’,我们走过了62年。…中国人的实力和心态都做好了准备。美国人敢于送一个华裔的驻华大使来,我们当然有更大的雅量来表示欢迎。”

  “中国脸”大使的束缚与优势

  无独有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认为,骆家辉作为第三代移民,“在美国土生土长”当然是“代表美国利益”,中国人和他打交道,“看到的是这样一张熟面孔,心理上还得有一种‘冷’准备”。

  陶文钊举了很多美国“中国通”当驻华大使的事例而得出结论说:“最懂中国的人执掌对华政策也不足以使中美避免冲突”“最懂中国的人即使做出了对华有利的建议,也往往不被美国政府采用”。

  《环球时报》对这一“膝反射”进行了一番分析。它说,一方面,美国传媒把骆家辉形容为“在中国最有名的华盛顿州产品”;另一方面,已经尝过被一张中国脸孔(骆家辉)“板着脸教训”滋味的中国人却有“被骆家辉‘杀熟’的担忧”。

  它问道:“当我们还在为‘离开的是会讲中国话的美国面孔(洪博培),来的是不懂汉语的中国脸’(骆家辉)感慨时,是否也可以考虑大方为骆家辉这样的华裔美国人的成功表示祝贺?”,回答是:“应当把它看做历练中美关系的好机会”可是,“骆大使对我们是好还是坏,现在并不到下结论的时候。”

  这些探讨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脸”美国大使骆家辉必然会牵涉到“忠诚分裂”,也就是说,人们会怀疑,中国脸是否必然有中国心。第二,会产生“凯撒的妻子”效应,在这样敏感的位置上必须避嫌,因此“中国脸”可能比“美国脸”更强烈维护美国利益。

  所有这些探讨都是由于“地缘政治范式”的束缚。如果用“地缘文明范式”的新头脑来看,一张“中国脸”(实际上是“两张”,因为还有已于今年初上任的美国公使王晓岷)主宰北京美国大使馆,其历史象征意义巨大无比。

  比方说,将来中美两国外交活动(互换公文等)仪式上出现的都是“中国脸”,那岂不是最珍贵的镜头?!久而久之,中国的国际“形象”就国际化了。中美交往“形象”上国界的消失也会令那些一提到中国就想起张牙舞爪的“龙”的美国头脑潜移默化,那对增进中美之间的友谊与谅解就会一本万利了!

  韩非子说:“得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我看中美关系的千变万化还真不缺“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的胜景哩!骆家辉也许看不到、看不懂本栏内容,但我仍然要祝福他为中美两国造福,为世界造福。(谭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