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欧洲时报:美国信用降级警示中国经济转型

2011年08月09日 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9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9日刊文说,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对于中国这类大量持有美国债券经济体的警示意义恐怕在于,加快培育内需市场,践行经济转型战略。

  文章摘编如下:

  当上周五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全球股市就注定要迎来一个“黑色星期一”。亚太股市全线暴跌,欧洲股市全线低开,美国股市延续跌势……大国首脑们上周末的密集磋商,显然没能挽救市场的信心——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一,市场用极其统一的方式迎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

  评级下调似乎早有先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虽然在最后时刻就国债上限达成一致,但过程的纷争早已让市场厌烦,8月以来欧美股市连续暴跌便是投资者对美国政府失去信心的表现;在世界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普做出评级下调决定之前,来自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先行降低了美国的信用评级;另外两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虽然维持美国的3A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均将美国的前景展望定为“负面”。

  自从三大机构开始信用评级以来,美国始终位列最高等级。这确保了美国政府可以凭借最低利率大量举债,用于支持各项庞大开支,也成为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犀利武器,而美国国债也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投资机构争相持有。如今,随着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这一切可能发生改变。

  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信用评级下调,会导致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而政府新增的还贷压力往往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预计未来美国企业和个人贷款利率都有可能提高,而利率的调整又将直接作用于美国经济。

  另一方面,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带来的影响还可能触及长远。一直以来,美国债务“低风险”都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支撑之一,而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举措可能动摇这一基础,加剧美元地位的衰落。倘若如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加速到来。

  这对于一直致力于加速本国货币国际化进程的中国等经济体而言,将呈现积极一面。实际上,在美国遭遇评级下调后,各国媒体立即将目光投向美国债券的最大持有者中国,并同时注意到官方新华社的英文评论:批评美国“借债成瘾”以及“短视的”政治争吵,并称世界需要新的稳定的全球储备货币。

  当然,鉴于过去几十年美国的信用等级从未被下调过,所以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会发生什么,市场也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事件。因此,想要现在就断定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带来的影响,尚有难度。特别是,近期已然成为各类金融事件的高发期,各种因素裹挟在一起,金融市场变得更加难以预料。此刻,更需客观看待各种经济波动。

  美国遭遇评级下调的冲击,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蔓延,舆论似乎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近期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原因;中国的表态,新兴国家的集体谴责,甚至西方媒体的自我反思,也让外界对一直悬而未决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再次充满想象——刚刚历经金融危机正处于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放大诸如美国评级下调这类金融事件带来的影响。

  但实际上,每一次金融市场的波动都是内外因使然。具体到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既有欧洲和美国债务危机的外部影响,同样也有各国复苏不力、通胀加剧、经济转型等内部原因。

  一个简单的提问:为什么每次美国危机都会影响中国?除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关联性,从根本上说还在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道路——美国经济一有危机,自然会拖累中国经济。

  因此,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对于中国这类大量持有美国债券经济体的警示意义恐怕在于,加快培育内需市场,践行经济转型战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