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少儿性教育热袭神州

2011年09月20日 16:17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妈说,我是她在大树下捡的”;“我妈说,我和齐天大圣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以往在内地,性教育常常被贴上“难以启齿”的标签,当小孩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时,父母往往不敢说真话,总是编造各种美丽的谎言搪塞孩子。然而,最近在神州大地,却掀起了少儿性教育热潮。北京最近推出的少儿性教育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图文并茂介绍性交概念;上海即将在十八所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河南郑州一所幼儿园自二○○八年起便开始给四岁左右的孩童上性教育课,以带有生殖器的布娃娃作为讲学道具……

  一时间,内地少儿性教育是否过于超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内地某媒体的调查中心在三千多人中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的人认为“十一岁至十四岁”是孩子系统了解性知识的最佳年龄,只有约一成二的人认为“十岁以前”是最佳年龄。

  有家长认为,刚上小学的孩子太小,对他们讲性知识,他们不会懂;有市民则认为,性教育越早越好,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情欲的思想,更能客观地去接纳这些知识。

  心理学专家指出,性教育程度和方式的把握非常重要,太超前和太直接的性教育往往会过犹不及。少儿阳阳来自上海,阳阳的妈妈从小在中国生活,阳阳的爸爸则从小在美国读书。在阳妈上学的年代,内地的学校没有公开的性教育课;而阳爸小学五年级就已接触性教育了。一次,阳阳问为什么妈妈没有“小鸡鸡”时,阳妈显得不知所措,而阳爸却十分自然地告诉他,这就是男女的不同。阳阳听完后安静地接受了。面对儿子“自己怎么来”的提问,厦门的程先生则会委婉地打比方回答:“就像地上的果树一样,种籽发芽了,就会慢慢长大”。

  专家建议,家长和学校应采取不同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出生后,就能够逐渐感知爸爸和妈妈的不同,并慢慢开始认识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六岁前家长不需要主动进行性教育,可以采取孩子问什么答什么的方式;孩子稍大则可根据其生理变化,主动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性教育。

  如今,在内地一些实体和网上书店,都能找到不少性教育读本。例如,在厦门的莲阪外图书城内,就可以找到三十多种提到“性”的性教育类书籍,如由法国作家创作的《我们是怎么出生的》,用词通俗大胆,绘图和描述都比较“赤裸”;在当当网的购书频道中,《成长与性》、《善解童贞》、《健康与性教育童话绘本》等性教育书籍都备受家长青睐,引来众多好评。然而,在“太直白”、“尺度大”等舆论压力之下,内地开展性教育却遭遇瓶颈。对此前被称作“第一部性教育教材”的《成长的脚步》,北京市教委响应称,这只是一项性教育研究课题的中期成果;上海十八所小学低调推广的性别教育课程《男孩女孩》,在书店露面仅一天,便从书架上消失。对比西方的性教育情况,内地对少儿的性教育才刚刚起步。性教育虽然在神州掀起了热潮,但其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行 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