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外报:世俗观难衡量 “袁隆平式财富”值得省思

2011年09月30日 1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8日晚,一位研究生走上颁奖台为袁隆平院士颁奖。在此次中南大学首届“研究生最喜爱导师”颁奖典礼上,获奖导师都是由学生投票选出。中新社发 杨华峰 摄  

  中新网9月30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9日发表社论说,袁隆平这名朴实的科学家视为人类提供更多粮食,带来进步发展为真正的财富。在以名誉、权势和身家的世俗观衡量财富,扭曲财富意义的现今社会里,包括马来西亚国民在内的所有人,的确有需省思这名老科学家奉行的崇高财富内涵。

  文章摘编如下:

  马来西亚科学院本周二宣布,中国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众望所归中选为2011年度马哈迪科学奖得主。袁隆平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发表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袁隆平对人类米粮做出巨大贡献,曾先后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国际大奖。2001年,他获得首届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曾获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荣誉,屡攀学术高峰。在过去20年里,袁隆平的研究成果经为中国增产了粮食超过3000亿公斤。

  事实上,这名已达耄耋之龄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尚于上个月带领其团队再次谱写世界第一。中国农业部验收专家组宣布,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08亩超级稻高产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史上大面积(100亩以上)亩产的最高纪录。

  据报道,现年81岁的袁隆平尚满怀信心的希望在90大寿时,可以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实现他曾做过水稻高高长,“禾下乘凉”的美梦。袁隆平锲而不舍,倾注心血不断寻求更大突破的研究精神,值得所有科学家们作为学习模范。

  世界近半人口以米粮为生,然而,气候极端变化、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全球城市化等影响下,各国稻田面积与产量日益缩小,袁隆平的发明无疑为人类带来重大福祉,他多次受邀为各国提供水稻杂交技术的合作,以增产协助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

  为达到稻米自供自足目标,马来西亚政府也曾于2004年邀请袁隆平访马,双方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通过采用杂交水稻技术将我国水稻单产提高15%至20%,以期减少依赖入口米粮,协助稳定米价。

  袁隆平为人类的吃饭温饱问题寻求更大研究成果的决心、坚持与努力,值得所有研究工作者学习与实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回应有人指他“身价1000亿元”时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是太低级与庸俗,他把奖金都投入研究基金里,自己则满足于领取月薪,穿着几十令吉的鞋子和数令吉的衣服。

  这名朴实的科学家视为人类提供更多粮食,带来进步发展为真正的财富。无怪乎,《中国青年报》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8.5%受访者认为中国当下急需倡导“袁隆平式财富”。

  在以名誉、权势和身家的世俗观衡量财富,扭曲财富意义的现今社会里,包括马来西亚国民在内的所有人,的确有需省思这名老科学家奉行的崇高财富内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