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亦菜亦药姜母鸭

2011年10月08日 17:11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入秋以后是进补的理想季节,由此突然让我的味蕾回味起闽南那亦菜亦药的姜母鸭。

  有人说,秋冬季节来到闽南旅游,倘不品尝一餐“姜母鸭”,将有如到天津时没有品尝到“狗不理”包子一样遗憾。漫步闽南街市,时可闻到“姜母鸭”的殊香,最多且最吸引人的是写着“台湾正宗姜母鸭”“台湾汉宫姜母鸭”的醒目招牌。笔者禁不住品尝了几餐,当然是百闻不如一尝,舌头最能品味出厨师们的独到工夫。

  入座片刻,一大盆热滚滚的“姜母鸭”便端上桌来,一股扑鼻的香味促使我食指大动。从品尝以及同厨师的聊侃中,笔者方知姜母鸭为何名下无虚,诱人下筷。原来,闽南的姜母鸭是从跨越海峡,从对岸台湾“游”过来的。有一说,台湾姜母鸭是台湾广元企业的创始人田正德首创的。一九八○年以前他患肝硬化,遍访中医良方。一个偶然机会,他得到一帖中药食补偏方,服下后感觉良好,不久肝硬化竟奇迹般好转了,这事触动了他以此中药补剂经商的思想,经过一番研究,创制了食疗兼优的“姜母鸭”。

  在海峡两岸,享有很高声誉的“汉宫姜母鸭”则是台湾美食家陈村金依据汉代药膳宝典,借助现代烹饪技术,对选料、配方、烹调等做很大的改进,并佐以台湾特有的药材予以调味,以煲汤形式面向大众推出的、风靡台湾的美味火锅套餐。

  一九九三年陈村金跨海兴业于闽南漳州市,推出大陆首家连锁店。烹做汉宫姜母鸭的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而必须选用生命力特强的红面正番鸭,因为番鸭皮薄肉厚,食之不感到油腻,而且又滋补降火。采用红面番鸭得饲养五六个月时间,每只重约四公斤,还必须是“番鸭公”,因为番鸭公的肉质结实瘦肉多,而母鸭因为生蛋过多显得肉质疏松。

  台湾和闽南人吃姜母鸭犹如北京人爱吃涮羊肉似的,做法既有传统的,也有“自主创新”的。有的姜母鸭做法习惯在砂锅底层铺上满满一层姜片,将整只鸭切后放入砂锅中,加入较多芝麻油和适量米酒,然后用大火焖煮。

  因为焖煮的时间较长,酒香会慢慢渗入鸭肉中,皮酥内嫩,口感甚佳。生姜在姜母鸭调料中所占比例最大,生姜也不是一般的生姜,而是采用三年老姜母。此外,有当归、熟地等二十种中药作辅料。据载,商代名医吴仲,用麻仁油炒红面番鸭再加老姜母烧酒及当归、熟地等二十种药材烹调而成的姜母鸭,香鲜甘辛俱备,食后精神振昂,全身经脉舒畅,其滋补功能极强,具有延年益寿、舒血祛寒、疏肝润肺、健脾利胃等功效,后由宫廷流传至民间,成为滋补佳品,相沿至今。

  闲暇翻阅一些古代医书,从中获知,姜母鸭食疗兼优不无道理。早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用鸭治病的载述。现代医学分析,鸭肉的胆固醇含量低,且有补虚劳、清肺热、止咳喘、消水肿等功效。至于姜母鸭主要辅料生姜,常用于治疗腹痛、呕吐、风寒、感冒、调理脾胃、增进食欲等。那么,“姜母鸭”因何能广受食客青睐?

  精于烹调之道的厨师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一九八○年,台湾开始出现食补姜母鸭,由于食疗效果好味道佳,崭露“鸭”头。但真正风靡台湾和大陆是在五年后,那一年台湾好多人染上流行性感冒,台中有一位电台主持人吃了姜母鸭,病情迅愈。于是在主持的节目上现身说教,从而使姜母鸭叫得更响。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展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