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世界日报:蔡英文制造“枪声效应”意欲何为

2011年11月01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1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10月31日发表社论说,日前台湾民进党“大选”提名人蔡英文针对连胜文在选举造势场上遭遇枪击案,脱口而出“我们如果没有开那一枪”,马上变成媒体话题。蔡英文的“口误”已创造了虚拟的“枪声效应”,她所以一再提示连胜文枪击案,看重的不是枪击案的道德议题,而是选情。

  文章摘编如下:

  日前台湾民进党“大选”提名人蔡英文针对连胜文在选举造势场上遭遇枪击案,脱口而出“我们如果没有开那一枪”,马上变成媒体话题。虽然这句话被解释成那是蔡英文的“口误”,但就心理层面言,也反映了一个心理想象。即从2004年陈水扁和吕秀莲藉“两颗子弹”胜出,到连胜文头上的“一颗子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会不会再来一场?

  蔡英文其实就是针对此点对自己人说,要防止连胜文效应,但为什么不提陈水扁效应?相较“一颗子弹”和“两颗子弹”,蔡英文及其支持者期待的又是那种效应呢?有枪击案就有利害,选民是否有充分的信息及判断能力区隔和看待这两场枪案或说是戏码呢?就天理和公道言,今天要该追究的是枪击案本身,还是枪击案的效应?蔡英文何以偏重论述枪击案的效应,且单选连胜文而非陈水扁?

  台湾的政客们似乎不想知道是谁开的枪,或追究枪声来自何处,谁才是枪击案的导演,而是聚焦于谁受惠,如何藉此打击、栽赃对手于无形。归纳政客们的计较大概可以理出两种效应,一是“枪声效应”,即“子弹效应”;一是“悲情效应”。后者可以制造选情的起伏,甚至逆转选情;前者则是如何导演枪击案,扩大冲击面,以期向对手栽赃。如果以此检验,2004年“大选”前夕的枪击案即具有莫大的栽赃和逆转选情的效应。拿连胜文的枪击案来做文章,则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文不对题。

  蔡英文的“口误”传达的当然不是实指“我们如果没有”,也不必指责蔡英文选前吐真言,有意激发枪击案;但确实已创造了虚拟的“枪声效应”,藉由反复提示,明里是打预防针,内里难谓不存在侥幸心理。蔡英文虚拟的“枪声效应”,不论有意无意,更不是没有可能激发支持者先下手为强。只要再来“两颗子弹”必可产生巨大的陈水扁效应。

  就蔡英文的理解,蓝营因连胜文中枪获益,是以才会在支持者面前一再提示小心连胜文的枪击案效应,且有所论述。再就现场氛围言,若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蔡英文又何必一再就此大发议论,甚至脱口而出:“我们如果没有”的句型。

  子弹不会认人头,即子弹不认识连胜文或陈水扁,而是枪手,枪手幕后的藏镜人,以及选民是会认人头的,这才会影响选情。蔡英文所以只谈连胜文,避谈陈水扁,看来很能认人头,反映出蔡英文看重的不是枪击案的道德议题,而是选情。

  回顾2004年“大选”前夕的“两颗子弹”,根本就是自导自演,以拒绝提供准确信息的手法,大玩栽赃策略,本报社论早有论述。也正是自导自演,是以才有小伤口大悲情的选情大逆转;没有参选的连胜文以局外人站台,所能激发的悲情毕竟是间接的。而悲情效应直接推着陈水扁连任;连胜文则是鬼门关前走一遭。蔡英文所以会一再提示连胜文的“一颗子弹”,而非陈水扁身上找到的子弹,用心当然明白。

  其实这就说明了2004年的“两颗子弹”分明有利陈水扁,何悲情之有,但蔡英文心知肚明这是提不得的;连胜文的“一颗子弹”有利蓝营,正可以拿来当反面教材。再就心理反射言,蔡英文所以一再提示连胜文枪击案,在意的正是选情有利与否;在反复提示下,支持者若心领神会岂不绝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