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报:中国在两次重要国际会议传递什么强烈信息

2011年11月16日 1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11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中美两国元首十天之内再次会晤。中新社发 张朔 摄  

  中新网11月16日电 香港《大公报》16日刊文说,11月以来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法国戛纳举行的第6次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最近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传达了一个十分强烈的信息:那就是同舟共济保增长。

  文章摘编如下:

  11月以来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法国戛纳举行的第6次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最近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传达了一个十分强烈的信息:那就是同舟共济保增长。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中有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虽然2008年9月爆发了世界金融危机没有延续多久,一年以后经济学家就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危机却把欧美发达经济体长久积累起来的问题引发出来。许多欧洲国家现在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挣扎,西班牙和意大利已经导致政府更替,别的国家如何也还难说。而且欧洲国家的转型是很麻烦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地区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就空前提高了。

  此次金融危机没有演变成如上个世纪那样的经济大衰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群体发展。这些新兴经济体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现在的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不高,发展潜力巨大。尽管它们也有各自的问题,但只要应对得当,它们是有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的。这几年世界经济的现实充分表明,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亚太地区国家为了它们自身、为了这个地区,也是为了全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应当继续加强合作,加强协调,继续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确保经济的强劲增长。

  从世界金融危机一爆发,中国领导人就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不能置身事外。在2008年10月下旬的第7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在11月中旬的20国集团峰会和以后的历次峰会上,中国领导人都响亮地提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口号。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中国支持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继续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扩大进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已经完全投入运行;提到中国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拓展业务。

  对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持包容、开放、合作的态度,这在许多国际场合,包括奥巴马总统2009年11月访问中国和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访问美国时都表示得很清楚。在此次APEC会上,胡主席进一步表明了这样的态度:对于以东亚自由贸易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亚太区域一体化表示支持。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途径。(陶文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