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台湾应与大陆共营孔子学院 建命运共同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旺报:台湾应与大陆共营孔子学院 建命运共同体
2010年03月15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5日电 台湾《旺报》15日刊出社评《尽早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说,马英九当局亟于推动两岸经合架构协议,期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维系两岸和平发展的框架,进而奠定两岸走向政治谈判的基础。两岸民众认同感的提升,不二法门是扩大两岸人民参与共同利益的事务,在各领域建构命运共同体,例如,在建立文化共同体,可试行共同经营孔子学院等。

  文章摘编如下:

  大陆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通过政治决议,强调今年将“推动建构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两岸历经隔绝,最近两年,三通已开、经济交流渐趋正常,政治互信有待加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并逐步加强两岸人民的相互认同,确有需要。

  国民党在台重拾“执政权”后,台湾内部陆续出现两岸和平发展相关论述和主张。马英九当局亟于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也是期望两岸建立经贸的正常化关系,为台湾企业创造更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以维系两岸和平发展的框架,进而奠定两岸走向政治谈判的基础。

  近年来,两岸在各领域的紧密交流与合作,堪称达到历史巅峰。北京期望两岸进一步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并协商签署和平协议。政协的政治决议,应非出于偶然,而是北京对台政策的一环;换言之,从北京最近一连串对台施惠与让利的措施来看,中共领导层似乎已体认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培养两岸人民的相互认同感,恐系当务之急,也惟有扩大与台湾各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基层民众的往来与沟通,才会加强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最终才可能促成两岸和平统一的终极目标。

  两岸学界频繁互动中所建立的共同认知是,两岸人民若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话语及共同的生活经验,就很难产生认同感。温家宝14日在记者会上提到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认为双方都应把握平等协商、互利双赢、彼此关切对方利益等三项原则,这对两岸建构和平发展框架而言,应该是一个好的开端。

  政协的政治决议中只提到要建构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目前还无法得知框架内的实际作为。我们认为,认同感的提升不仅靠政治协商和经济互赖,拉近两岸在社会、文化与心理层面的距离,可能更为重要。

  从趋势上来看,它的不二法门应是扩大两岸人民参与两岸共同利益的事务,试图在各领域建构命运共同体。例如,两岸在建立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试行共同经营孔子学院、共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或共同规划文化产业园区等,进一步再透过二轨机制的运作,达到相互了解与加强认同的目标。终究,两岸建立互信需要的是时间、耐心和经验累积。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