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中国摘金第一人——张弼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世博会中国摘金第一人——张弼士
2010年04月27日 17:29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山东烟台,有一家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企业。它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厂家,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其产品畅销全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企业的创始人,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张弼士先生。

  “实业兴邦”的伟大创举

  张弼士(1840~1916),原名肇燮,别名振勋,字弼士,广东省大埔县黄堂乡人。他自幼家贫,只随父亲上过三年私塾,下学后便去山村竹器作坊做工。18岁时,告别家乡,远走南洋,先在巴城(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一纸行当学徒。之后,独自经营垦殖、采矿、航运、银行、药材、房产等产业,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南洋首富。

  张弼士在国外获得成功后,念念不忘“实业兴邦”,一心想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清同治十年(1871),张弼士接受一位名叫拉辖的荷兰友人的邀请,参加法国驻巴城领事馆举行的酒会。酒会上张弼士一面品世界闻名的法国葡萄酒,一面听法国领事介绍。当得知“这酒如果用烟台所产之葡萄酿造,质量也毫无逊色”时,他忽然眼前一亮,遂产生了在山东烟台投资建葡萄酒厂的念头。

  光绪十七年(1891),张弼士应新任登、莱、青道尹盛宣怀之邀,到烟台商讨兴办铁路、开发矿山事宜,张趁机向盛提出在烟台建葡萄酒厂的建议,并在烟台作了实地考察,确认烟台的土壤、气候适宜栽植葡萄。1892年,张一边通过盛宣怀上报呈批,一边手筹建酒厂。

  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亲自批准张弼士在烟台开办葡萄酒酿酒公司,这就是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

  从1892年开始,张弼士投资300万白银,在烟台市区东南和西部市郊,购得占地千亩的两座荒山,辟山造田,建设葡萄园,培植葡萄124个品种共25万株。同时引进压榨机、蒸馏机、发酵机、白橡木贮酒桶等酿酒先进设备;建造闻名中外的地下大酒窖;建立了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

  要酿出好酒,必须掌握先进的酿酒技术。为此,张弼士大胆地移植西方的酿酒工艺,重金聘用欧洲一流的酿酒师。在开始三次聘用酿酒师均不成功的情况下,奥地利驻烟台领事拔保毛遂自荐,告之自己家传的葡萄酿酒技术,表示愿意帮助他办厂。张弼士喜出望外,便聘请拔保为酒师。拔保果然不负所望,一面继续当他的领事,一面在张裕厂内推行先进的西方酿酒工艺,一下子推出高月白兰地、夜光杯、琼瑶浆等15个酒种。他还将奥地利领事馆搬进张裕厂内;最后,干脆辞去外交官职务,做起张裕的专任酒师。

  在酒窖建成、葡萄结实的情况下,公司一边继续建厂,一边批量投产。1914年1月20日,张裕的葡萄酒经工商部注册,商标为“双麒麟牌”。第一批投放市场的有可雅、金星高月、红星高月、白兰地、玫瑰香、解百纳等红葡萄酒和大宛香、雷司令等白葡萄酒,共十几个品种。

  享誉海内外的巴拿马金奖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张裕公司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名牌”意识,狠抓葡萄酒的质量。根据化验师的分析,葡萄结果多会影响酒的质量。为此,他们在给葡萄剪枝时,只留下可结实五斤的枝条。试酒之初,酒的质量欠佳,他们便毅然放弃前期的酒,继续试制新酒。1896年,当第一批白兰地、葡萄酒造好后,张裕公司即打消急功近利的念头,将酒放入地窖的橡木桶中做长久储存,历时18年之久。直到1914年经上海大医院英人柯医生化验,确认为“滋养妙品”,并认定张裕酒达到“成熟香醇、色泽深浓”的质量标准时,方申请商标注册,投放市场。难怪张裕酒一上市,即名噪天下。

  张裕人重视质量,也深知宣传的重要。为此,他们采取了边向南洋推销,边在国内广为宣传、扩大影响的方法推销产品。他们除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车站、码头书画巨幅广告外,还特制酒杯分赠给茶楼、酒馆;每逢节日,车载装潢美观的巨型酒樽招摇过市,沿途还将小瓶装的白兰地酒分赠给过路人,以招揽顾客,扩大销路。他们还在国外精印宣传小册子、仿单、名人题词等,到处赠送,宣传张裕酒的保健功效,提高张裕酒的知名度。

  南洋是张弼士的发迹地,在那里他有很高的威望。通过广泛宣传,张裕葡萄酒在新加坡、槟榔屿、巴达维亚、万隆、日里、曼谷、河内等华侨集中地很快就打开了销路,并逐渐扩及菲律宾、加拿大和中南美各地的华侨地区,连俄国酒商每年也都有订货。过硬的质量、广泛的宣传,使张裕葡萄酒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1914年,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和上海招商会的商品陈列赛会上,张裕葡萄酒被授予最优等奖章。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即世博会)。会上,张裕产的4种葡萄酒(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酒、味美思和雷司令)一举夺得了一个金奖、三个优等奖。这是中华民族的产品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中国人从此拥有了令西方人称道的金奖白兰地和系列葡萄酒,打破了洋酒不可战胜的神话。

  名人的赞誉

  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取得的辉煌成绩,也受到国内外许多名人的关注。许多人慕名而来,或参观访问,或洽谈业务……为此,张弼士特在东葡萄园高岭处,建了一片豪华别墅和花园,专门接待贵宾。当时许多显要高官或头面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或文墨。

  1912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来到烟台,21日参观了张裕酿酒公司。随行的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次长魏宸组代表孙中山在各界欢迎大会上发表演说,给予张裕酿酒公司和张弼士以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国商业失败,不止烟台一埠,凡属通商口岸,利权外溢,到处皆然。为今之计,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张裕公司,设一大造酒厂,制造葡萄酒,其工业不亚于法国之大厂,将来必可获利。又如玻璃公司亦然。张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伟业,可谓中国制造业之进步。”孙中山先生还挥笔为公司题写了“品重醴泉”四个大字,以资鼓励。

  1917年,在政治上失意的康有为来到烟台避难,就下榻于张裕别墅。在这里,张弼士的同乡之谊和甜美的葡萄酒给了这位广东籍的政治家以很大安慰,使他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烦恼,欣然写诗一首,直抒胸臆:

  深倾张裕萄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

  且避蟹鳖写新句,已忘蒙难征莲华。

  十年后的1927年,康有为去世前再次来到烟台,仍住在东山葡萄园别墅,得张裕主事人的盛情款待。他再次写诗赞美道:

  浅倾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

  更读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

  阔别十年,重又端起张裕的葡萄酒杯,诗人浮想联翩,诗兴大发。在这位老乡的葡萄园内,他找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家的感觉……

  张弼士的不凡业绩,也让许多广东人为之自豪。1978年8月23日,正当葡萄成熟时,叶剑英元帅来到烟台张裕葡萄园参观,他高兴地说:“若要说起来,我与张弼士还很有缘呢!”陪同参观者一时莫解,叶帅接说:“我与张弼士同属梅州地区客家人,可算是同乡啊!”大家听了,高兴得鼓起掌来。

  张裕的新生

  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解放前的十多年间,张裕公司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倒闭。1948年10月烟台解放后,张弼士的六子张剑辉面对一个战乱留下的破烂摊子,一筹莫展,请求人民政府经管。政府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派出得力人员,采取了各项积极措施,使公司在1949年便正式恢复生产。经过五年的恢复整顿,迭遭挫折和破坏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又重新获得了新生。

  1952年,中国专卖总公司在北京召开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评选中国名酒。会后从全国各地选送的200多种名酒中,评出并正式命名了中国八大名酒,即茅台酒、泸州大曲酒、汾酒、西凤酒、绍兴加饭酒、张裕金奖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和味美思酒,其中张裕一家就拥有三大名酒。

  1954年,张裕生产的名酒于建国后首次出口,同时也被周总理选中,同贵州茅台酒一起送往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宴会厅,让应邀参加宴请的各国代表品尝,受到普遍的好评。日内瓦会议的会刊《国际杂谈》概括了大家的高度赞誉,写道:“金奖白兰地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文化的进步。”周总理这次在外交上的成功,也可称作“金奖白兰地外交”。

  1987年,“国际葡萄酒和白兰地感官品评讨论会”在烟台举行。这次品评讨论会要对张裕历年生产的10余种名酒做出世界级的品评检验。经过一番严格的品评,评酒大师们得出了几乎完全一致的评语:“诸种产品有典型葡萄酒的纯香和果香,尤其是有中国烟台产地的特点。”而对“VSOP级金奖白兰地”的评价更高:“非常美,有优美的橡木桶香,酒体细腻柔和,非常协调。”他们还称赞说:“中国张裕所产白兰地典型性很强,香气沁人,口味柔顺、圆润,酒的质量是非凡的”,这样好的质量“简直难以置信。”评酒会快结束时,当有记者问道“‘张裕牌VSOP级金奖白兰地’和‘张裕牌XO陈年金奖白兰地’在国际上达到什么水平”时,主持这次会议的瑞士评酒专家克莱特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它们很有特色,完全可以和法国最著名的可涅克白兰地竞争,达到了世界水平。”

  如今,张裕葡萄酒公司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当张裕的葡萄酒进一步在世界飘香,张弼士所开创的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的时候,人们自然不会忘记这位爱国实业家的名字。两千年中华大庆典,张弼士创办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一事被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铭文写道:“1892年壬辰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酒酿酒公司。”这是对张弼士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他千秋功业的高度赞扬!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戴永夏)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