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加华裔学生争上法语学校 公校无奈抽签解决引不满

2011年05月17日 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加拿大约克区公校教育局过去10年入读法语学校的学生倍增,区内18间法语学校中有6间出现人满之患。为解决学额不足的问题,教育局由今年1月起,以随机抽签代替先到先得的方法。但有华裔家长投诉,即使家在学校毗邻,在抽签方式下,子女要被送到老远的学校,造成不便,亦无法安排兄弟姐妹在同一间学校内就读。

  约克区法语学校学生人数倍增

  约克区公校教育局发言人Ross Virgo表示,以前教育局一直沿用先到先得的方法,来解决学额僧多粥少的情况,但这却衍生出其它问题,包括有家冒雨冒寒,清早便到学校门外轮队;甚至有家长因排位问题,与其它轮候人士﹑学校职员发生争执。

  与此同时,教局亦考虑到先到先得的方法,对一些因工作而无法抽空出来轮队的家长不公,遂于今年1月开始便改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方法,务求对所有家长公平﹑公正。

  有20名学生原计划入读万锦市Sir Wilfrid Laurier小学(Major MacKenzie Dr.夹404公路)的家长便因在抽签制度下,未能中签而被送到位于Major MacKenzie Dr.夹万锦路的Sam Chapman小学。据了解,该校原计划开设6班第一班,却因学校不够空额,将6班减至3班,其中有数十名报读该校第一班的学生未能中签。有受影响的家长十分不满,积极去信多个教育部门,又求助教育委员。及后,校方决定加开1班,额外多让23名学生能如愿入读,可是仍有20名学生受影响。但Virgo表示,校方加班与家长的抗争无关,只是该校检讨学校空额后,认为可以做出调整的结果。

  实行抽签制 家长不满

  对于教育局实行抽签制,家长认为教育局仓卒行事﹑独断独行,更质疑约克区公校教育局何不效法多伦多公校教育局的做法,本身有兄弟姐妹在法语学校就读的学生,可获优先考虑,安排入读同一间学校。

  但Virgo则解释,多伦多公校教育局多年来面对入学率偏低的问题,这样可容许他们更弹性处理相关问题;相反,约克区公校教育局则没有调整空间。况且,有关措施对一些只有独生子女的家庭,又或暂时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来说亦不公平。

  他又补充,法语学校在约克区公校教育局中只属选择性课程,情况俨如资优班,也就是说,学校不一定接近学生住处。教育局事前亦曾咨询该校家长会意见,但就无可能跟每一位家长联络。

  华人送子女读法语学校渐增

  苏太太表示,过去有华人家长不热衷送子女入读法语学校,因有感自己不懂教导子女,同时又觉得日后对普通话的需求更甚,法语反倒是次要。但她觉得,加国始终是双语国家,将女儿送往法语学校,可认识多一种语言的同时,亦能认识有关文化。她亦觉得,身边愈来愈多华人家长送子女入读法语学校。

  Ross Virgo亦称,10年前,每20名学生中只有1人入读法语学校,但现在每10名学生便有1人读。他不排除这现象可能与职场上愈来愈多工作(如政府工)要求应征人须懂法语有关,家长想为子女及早做好准备有关。

  除了Sir Wilfrid Laurier 小学外,约克区内尚有5间法语学校出现学额不足,学生须调迁至其它学校的情况,它们分别为万锦市的Franklin Street小学﹑康山市的Woodland小学﹑枫叶镇的Julliard小学﹑新市的Poplar Banks小学及奥罗拉市的Lester B. Pearson小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