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震后百日旅日华人是否安好? 生命之重 共同担当

2011年06月18日 09: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过停顿的3个月,时间终于开始流动了。”日本宫城县石卷市的一位小学校长这样描述灾区的情况。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至今,一百个日日夜夜转瞬即逝。

  面对是去是留的艰难抉择,部分在日华人选择了坚守。震后百日,和日本民众共同经历艰辛、忍受恐惧、寻觅希望的华人们在他乡过着怎样的生活?

  经营之路 喜忧参半

  大地震灾区华人经营者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震后百日,有人背负着对未来的不安艰难开业,有人则面临不得不关门停业的困境。

  杨尊东是在仙台经营工艺装饰品的华商,地震之后的灾民无心购买工艺装饰品等奢侈品,只有生活必须品才有比较好的销路。面对未来的事业,杨尊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仙台开拉面店的周慧丽则面临没有资金修理店面的问题,地震和海啸使店铺严重受损,漏水等问题使她无法开门营业。

  相比灾区,横滨中华街等东京繁华区的中餐馆则在逐步恢复正常经营。由于客流量恢复正常,曾经改为12小时营业的店面恢复了24小时经营,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的返校给中餐馆带来了生机,货物流通也逐渐恢复通畅,大多中国食品店的经营者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信心。

  父母之心 去留难断

  在日华人去留问题持续发酵,何去何从争议不断。相比于自身的安危和前途,华人父母更为是否将孩子送回国伤透脑筋。

  华人家长对这个问题仍存在分歧:一部分认为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回国也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锻炼,而且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让孩子回国发展更有前途;另一种则认为暂时的灾难总会过去,即便将孩子送回国,语言和课程内容的巨大差异让他们很难融入中国学校,精神上的苦恼对孩子的未来更为不利。

  一位让孩子继续留在日本上学的家长说,不将孩子送回国是出于要培养他不逃避困难的想法,和身边的人共同面对危机、克服困难会让孩子的心更加坚强、善良。孩子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希望孩子能在灾难中体会互帮互助的人间温情。

  生命之重 共同担当

  广冈燕燕是2002年嫁到日本的中国姑娘,经历了海啸冲垮房屋的恐惧之后,不愿意独自逃避的她拒绝了父母让其回国的强烈要求,现在仍然和丈夫孩子一起生活在避难所中,为了恢复原来的生活而努力。

  3月11日至今,不少在日华人选择了与日本民众共同面对灾难。一位坚守在日本的华人说,灾难让我更清楚应该怎样面对人生,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恐惧心理比事件本身更消耗人的精力和耐心。

  震后百日,越来越多的在日华人安顿好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将自己的力量融入日本灾后重建之中。一些在日中国企业坚持在灾区展开“温饱”救援,带给灾区难民来自中国的温暖;无数民间组织和侨社联络各方,组织物力,为受灾的日本学生送去物资。

  旅日艺术家宇俊之多年从事中日艺术交流,为了不让中日之间艺术家交流活动过多地受到地震影响,他选择了留在日本。他表示,中日艺术交流这个事业已经做了很多年,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参与,影响也不断扩大,在日本面临国殇之时,我们需要共同加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郁菁】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