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孔子学院也“下海”:汉语国际推广是文化产品

2011年06月10日 08:3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2日,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点之一的安卡拉阿塔图尔克中学,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文化节,吸引了900多人前来参观、互动。近几年,孔子学院发展迅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最广泛、最权威的平台。

  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已有96个国家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2010年,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开设各种层次的汉语课程1.8万多班次,注册学员达36万人,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1万多场次,参加者500多万人。同时,孔子学院也在不断地尝试新的市场化拓展模式,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语言推广是文化产品

  孔子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外方为主,中方协助,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办学模式。目前部分孔子学院已经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主要有收取学费、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争取当地社团资助、申请科研经费等形式。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干事许琳提出:“孔子学院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她认为,汉语国际推广不是纯教育,因为语言本身是一种产品,特别在向国际上推广的时候,就更是一个文化产品,必须以产业、市场的方式来运作。

  “2010年各国孔子学院教学和培训服务的收入比2009年有较大增长,达到了1600万美元,令人欣喜。这显示出孔子学院具有强大的市场前景和自我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的收入仅占到投入总额的10%,实现自负盈亏的路还很长。”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

  产业运作突破瓶颈

  “在服务商圈和培训类的汉语教育中,市场化是大有作为的。比如商贸外语在国际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同我国大学生进外企需要商务英语考试一样,国外大学生到中国或中国企业工作,也需要商贸汉语资格证来证明自己的汉语水平。”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陈力霞说,“除此之外,孔子学院也会加强与当地的商务机构联系,开展一些合作工作。”

  一直被视为对外汉语推广瓶颈的教材问题、师资培养问题,乃至整个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来解决。“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有关教材的研发、师资的培养交给那些有热情、有信心、有能力的单位去做,不仅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马铁石介绍。

  鼓励民间力量介入

  民间力量可充当拓展市场化道路的生力军。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提交了一份《关于国家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灵活,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服务管理上有独特经验,如果国家能将民间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纳入到对外推广的体系中,或是采取国家投资、民办教育机构管理运营的形式,既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又能加快探索成熟的商业模式。

  “民间力量的介入是应该鼓励的,因为单从一家主管单位来运作如此庞大的事业,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马铁石说,“不过对民间力量的介入需要适当设立门槛,对其办学动机、办学规模、办学力量、资金运作等都需要有一个相对严格的评估体系。”

  谈到政府支持,马铁石表示:“希望政府继续在财政方面保持以往的支持力度,因为商业化运作离不开宣传、策划和推广等手段,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此外,横向部门之间应该有加强协作的体制,需要多种力量、多种成分、多重关系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既然是商业化运作,以后还可能需要商务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吴杨 陈文华 顾彩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