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深圳山寨本市场:10个人就敢开电脑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亲历者讲述深圳山寨本市场:10个人就敢开电脑厂
2009年07月28日 16:25 来源:重庆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个工人就敢开电脑厂 装上网本好比买卖小菜

  在深圳的重庆商人,讲述3G浪潮下进军“山寨本”生产市场下的不同遭遇

  品牌硬件拼出“山寨本”

  今年2月,记者在深圳第一次见到唐女士时,她正在研究上网本。

  “我们这个不是‘山寨’电脑哟,英特尔的CPU、无线网卡、日立的硬盘、金士顿的内存……我们将这些配置组装起来,应该很有市场。”

  唐女士的公司以前是做显示器的,有400名员工,但受金融危机冲击,不得不考虑上马新的产品。对于“山寨本”,唐女士的观点是组装并没有什么不光彩,关键是要优良制造。

  除了希望尽快将上网本推向市场,唐女士还托记者打听重庆的行情,希望在重庆能合资生产上网本。

  10万元就可建生产线

  时隔5个月,唐女士昨日说,上网本已逐渐停产,公司转而恢复显示器等以前生产的产品。

  “上网本现在仍是供不应求,但已不是一个好的产业。”唐女士告诉记者,一条上网本生产线最低投入不过10多万元,10个工人就可以起家。在深圳,除了芯片,什么都能生产,要什么零件,一个小时就能送货。按唐的描述,生产出上网本这个时下流行的IT产品,与在菜市场买菜、在餐馆点餐没有太大不同。

  唐女士说,在深圳生产一个“山寨本”大约成本能控制在1400元,销售价格在1650元,利润也比较满意。但随着5月份3G网络亮相,大量“山寨本”企业出现芯片供应严重不足,唐女士因此退出上网本市场。

  上网本激活通讯业

  无独有偶,除了唐女士,记者还接触到另一位渝商邹继富,当时他正准备和富士康合作生产上网本。

  5个月后,邹继富告诉记者,他的“山寨本”项目进展顺利,而且正在考虑到重庆投资一条生产线。

  去年以来,深圳大量IT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销量普遍萎缩一半以上,“山寨本”的诞生成为众多通讯企业救命的产品。“我们有一批货,客户3月份就打了款,但5月份才发货,厂家的生产压力大,市场的需求的确很旺。”

  每台“山寨本”赚100多元

  邹继富告诉记者,转折点出现在今年5月。5月份时,由于临时上马的“山寨本”企业太多,英特尔不再给小厂供货,而台湾的一些产品质量又不稳定。“深圳300多家‘山寨’本企业估计倒闭了100多家。”

  邹继富告诉记者,目前在深圳工厂加工一台上网本利润为100多元,渠道商每台利润大约为50元。

  目前大量品牌电脑也推出了上网本,邹继富仍表示乐观:“品牌上网本的价格一般在2600元以上,而‘山寨’本的零售价不过1800元左右。”(本报记者 仇峥 实习生 陈乾)

【编辑:段红彪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