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离我们有多远?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物联网”时代离我们有多远?
2009年10月28日 15:15 来源:江南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前方数百米处道路发生拥堵,车载设备会及时提醒司机减速换道行驶;老人如遇意外跌倒、生病或异常状态都可以通过远程网络,传递给社区或子女……这些以往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镜头,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现实。昨天,在江苏省科协举办的第八次江苏科技论坛传感网产业发展分论坛上,专家们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神奇的“物联网”时代

  物体都能“开口说话”

  “物联网”是什么?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昨天,专家们给记者举了这样几个生动的例子。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在电脑之间交互,人与人之间的联动,是通过移动的网络联系起来的。而在将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

  江苏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传感研究室郑春雷主任举了一个防盗的例子。现在小区、单位通常是通过安装摄像头来进行安全监控,但是摄像头的视野有限,几公里就要安装几十个摄像头,而保安一般只能同时看6-8个屏幕,监控录像往往只是作为事件发生后的追查依据,很难提前作出预警。目前国内不少机场安防方面采用的红外对射、张力围栏、高压脉冲等第二代“信号驱动”型技术手段,但只能看到有没有入侵目标,受环境干扰因素多,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漏警、误警现象。郑春雷表示,他们开发的传感器网络,在地上埋上微型传感节点,这些节点上面带有振动和声响的监测器,同时配合一些视频,这样联合起来就形成类似人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系统,可以感知入侵目标“是什么”、“在哪里”和“干什么”,然后再报警。

  吃喝玩乐用手机买单

  物联网部分产品已有问世

  物联网不是镜花水月的概念,离我们并不遥远。

  物联网里有一个存储物体信息的关键技术叫射频识别(RFID)。只要在手机里嵌入RFID-SIM卡,手机内的“信息传感设备”就能移动网络相连,这种手机,不仅可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还能进行费用支付、预约参观、实现查询及缴纳手机话费、水电燃气费缴纳、彩票投注、航空订票等多种支付服务,成为真正的钱包、银行卡、食堂卡、门禁卡、IC卡“一卡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介绍,目前这样的手机产品已经得到应用,今年上海世博会就首次开创了手机作为门票的先河,用户只需到指定营业厅更换一张特定的手机SIM卡后,就能直接通过手机购买世博会门票,用户在园区门口“刷”一下手机,就能顺利入园参观。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已经将这项技术用于汽车防盗,学校也考虑在全校推广这项技术。将来在南邮,教职工都可以在汽车、自行车上贴上射频标签,这块标签上存有车主姓名、车型、车牌号,车辆可以自动“认出”主人。学校只要在大门等必经之地装上读码器,一旦发生盗窃,信息就会立刻反馈给车主。

  中国传感信息中心在江苏

  诸多难题需攻克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物联网技术已走在了国际的前列,而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就放在江苏无锡。今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专家预测,将来如果全部建成联网以后,这样的产业直接的产业规模应该是英特网的30倍,将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高科技产业。

  面对前景如此广阔的“物联网”产业,江苏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也正在加快步伐,联合开展技术研究。“物联网”已被江苏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郑春雷主任介绍说,物联网现在还有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技术标准。标准就好比一种交流规则如同说话的通用语言,如果标准不一样,物体和物体间沟通不起来,何谈组成物联网呢?所以对于每一层里面如何去标准化,需要怎么标准化,是制定行业标准,还是制定国家标准还是做国际标准,这些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而设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问题这也是未来攻克的重点;此外,物联网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未来在推广的时候,行业的融合难度一定是非常大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技术、管理、用人、政策等等,是未来物联网推广的难点。所以一方面要做技术上的突破,另外从政策上也要跟进突破。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