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媒体还原温州动车事故过程 高铁管理被指存缺陷(3)

2011年07月28日 16: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双岙村

  桥下面是一片荒地,大雨过后,路面上到处是厚厚的泥巴,一脚踩下去,淤泥直接就可以没到小腿肚。

  在远处时,蔡长忠以为是桥断了,跑到跟前才发现,那一段从桥上横出来的,竟然是一节火车车厢。高艺睿和她的妈妈和哥哥,就在这节横出来的D301第4节车厢里。

  地上还散落着两节车厢,已经变形。暴风雨已减弱,四处一片哭喊声和求救声。漆黑一片,接着闪电的亮光看到有些人自己从车里爬了出来,有些人躺在地上,浑身是血和泥。蔡长忠抄起电话就开始拨打“110”报警,但线路根本打不通。他想,两列车里那么多人,肯定每个都在打这个号码吧。

  村民们七手八脚地开始想办法救人,但都是赤手空拳,对七扭八歪的车身也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只好先救能看到的人。

  城管干部王爱崇看到一个受伤的人,二话不说,就背着他往马路上跑。他感觉这个人已经没什么意识,身上软绵绵的。王家崇旁边,有几个村民抬着一名伤员往外运,担架上是一个二十岁来岁穿短裙的女孩子,趴在担架上,一动也不动。

  当人们把D301次列车6号车厢的乘务员孙晓东从敲开的窗户里抬出来时,她已经意识不清了,时而迷糊时而清醒,脸上,手上到处是血,鞋子已经不知去了哪里。撞击时她正在卧铺的边凳那里,没有接到任何的异常通知,只是忽然感觉到一下猛烈的撞击,她随着就摔了出去,恍惚听到有人喊“抓住栏杆!”但孙晓东根本抓不住任何东西。当撞击停下来的时候,她恍惚感觉到车厢已经倾斜了,四下里一片黑暗,孩子的哭声混着救命的声音,一片混乱。

  村民们陆续向外救人时,开始有消防官兵逆着村民冲向事故现场。等村民们将伤员抬到马路边上,已经有大批的消防车和急救车赶到这个地处郊区的小山村。

  张敏捷没有受伤,但心里有些慌恐。她跟着众人,排着队,在黑暗中走过好几节车厢,由于列车停电,车厢的数字指示灯都没有,她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久,直到听到前面有人大声喊:“不要拥挤,慢慢来。”她松了一口气:终于到出口处了吧!

  倾斜的车门距离地面有一米多高,可落脚的地方就一个只有二三十厘米宽度的水泥条,其余是碎石。张敏捷穿着高跟鞋,心里感到更没底了。还好,车下的一位男士扶着她的手,将她平安拉下车厢。

  张敏捷觉得有些奇怪的是,事故发生前,闪电噼里啪啦的,但事故发生后,却不怎么闪了,但雨还在下,山路不好走,撑伞也不方便,她的头发变得湿漉漉的。“拎着行李袋走在人流当中,突然感觉自己好无助啊,好渺小啊,忍不住要哭。”她说。可是,每隔一小段路,都有人自发地站在路边,用手机照明、提示:这边有斜坡,请大家注意不要摔跤;那里有电线,大伙儿小心别摔倒。她就夹在这些陌生又亲切的人群中,走过黑暗的隧道,走过泥泞的田地,走过不平的地段。很快,她的高跟鞋上沾满了泥。

  张敏捷终于到达平地,也终于从全局上了解了她刚才所处的是怎样的一场事故。

  高架桥下面围着一圈又一圈的人,其中,有神色疲惫带着行李的乘客,有忧心忡忡询问情况的居民,还有那些光着膀子的当地男青年,准备去营救伤员。

  走到村口,张敏捷看到有个小卖部,就走了进去。只有老板娘李芸一人在看店,家里其他人都去现场帮忙了。她的手机没电了,李芸很大方地同意帮她充电。闲聊中,张敏捷才知道,这个地方叫双屿。

  几乎每个在这儿停留的人,都要惊心动魄地讲诉一下他们车厢当时的情况。张敏捷看到一个满身泥泞的胖子,说是15车厢的,他们车厢只有6个人爬出来。张敏捷离开后,又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到李芸的店里给手机充电,她哭着告诉李芸,她12岁的女儿找不到了。李芸看到,她后背一整片淤青,连手都抬不起来……

  张敏捷最后和两个女孩子一起搭出租车回温州了。虽然从车上下来的一路上,她碰到的都是热心人,但这个出租车司机的“热心”可让她心头一冷,一辆车290元!

  什么人都有。她心想。

  温州,此夜未眠

  晚上20:40左右,温州703网的“风月”黄学敏正在值班,突然看到论坛上有网友发消息说,有火车出事了。接着,类似内容的信息越来越多。黄学敏和多人求证之后,确定消息属实,但是,网友发出的信息大多是模糊的零碎的,为了能更清楚一些了解情况,他叫上一位同事开着车往现场赶去。

  9点半左右,路上的消防车、救护车和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大家似乎方向一致,路况变得拥堵,车子走不动了,黄学敏决定走过去。但是没走多远,就被警戒线拦住了。只能看到很多的车辆跑进跑出。

  天很黑,他透过黑暗远远地向现场的方向望过,看见在探照灯下,一节车厢悬挂在高架桥上。

  第二天,黄学敏辗转找到第一辆进入现场的救护车司机瓯海。瓯海告诉他,现场的伤员很多,他的车第一次就运送了7个伤员。瓯海在现场看到一个小男孩儿,大概五六岁,伤得很重,边哭边喊“爸爸,妈妈”。 瓯海看着心疼,将他抱到车上,将他和第一批伤员运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这个小男孩儿哭着不肯下车,说他害怕打针,还说爸爸妈妈找不到,要留在这个120叔叔身边。

  在现场几经努力都没有突破警戒,黄学敏转而去了康宁医院。这里本是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但由于距离现场最近,所有的伤员都先在这里聚集,经过简单的急救后,再转到其他医院。

  黄学敏在深夜11点赶到了康宁医院,医院的挂号大厅摆了十几张病床。医生护士在大厅里来回奔跑着,到处都是“白蛋白”“血浆”的声音。黄学敏接着又跑到了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到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全都站在门口接应伤员。和康宁医院一样,大厅里摆满了病床,还有一些新的病床正在现场拆包安装。

  几家医院里的血库都告急,黄学敏于是想到,可能通过微博和论坛发起了征集献血的消息,他将在医院看到的一些寻找亲人家属的联系电话,也发在微博和论坛上。

  不久,那位坚持要留在120叔叔身边的小男孩儿的寻亲微博也出现在了网络上:温州手足医院收治一名儿童,姓名卓瑞泽。6岁,送到医院时父母都不在,伤势严重,急寻亲人,联系电话……

  这一夜,黄学敏一夜没睡。

  这一夜,温州也一夜没睡。

  看到血库告急的微博后,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挽起袖子,去献血;或者到医院,去志愿照顾伤人,或者开出自己的车,接送伤病员或家属……

  从追尾列车中走出的惊魂未定的人们,在温州,感受到了和她名字一样的温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