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村民因一棵小树起冲突引发殴斗 致1死2伤4人入狱(3)

2011年08月26日 17:42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犯罪的成本有多高

  省罪犯研究所有关人员说,上述服刑人员的共同特征是,为维护家庭共同利益,而一致对外,不计后果地盲干蛮干。现实中,往往在家庭利益受到侵害,家庭成员权利受到侵犯时,家庭成员的凝聚力表现得格外充分,从而共同实施犯罪,导致了家庭的破碎。

  无论是受亲情影响,还是由于利益冲突,其共同犯罪的根源就是没有法律意识或无视法律。在生活中,法律时时处处约束、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当行为超过法律规定的界限,就会受到制裁;如果一些家庭成员能够把握好这个度,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就不会走上共同犯罪的道路。而实践中,正是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才使一些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成员行为的超“度”性,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配合行为也将超“度”,无形中实施了犯罪行为。

  研究犯罪经济学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贝克认为,犯罪成本包括三方面:一是直接成本,即实施犯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二是犯罪的时间机会成本,由于一个人把一部分时间用于犯罪,那么通过合法活动谋利的时间就会减少,由此放弃的经济收益即为犯罪的机会成本;三是惩罚成本,即犯罪被司法机关惩处对犯罪分子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贝克所说的犯罪成本显然都是从经济方面计算的,其实,犯罪付出的代价不光是经济方面的,还包括精神方面的——如失去自由、失去亲情等。心理学家曾经将亲人坐牢排在人的痛苦指数的第二位,仅次于亲人突然亡故。

  而在农村,因宅基、地界等邻里纠纷以及婚姻、恋爱、财产等家庭矛盾引起的各种纠纷不断。这些纠纷和矛盾,尽管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调解,就会使矛盾激化,继而引发成刑事案件,有些甚至酿成杀人、放火、爆炸等恶性案件,或者引起大规模械斗和群众闹事,对农村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

  有关专家认为,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加大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力度,建立完善的农村基层治安调解组织,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预防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将是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刑事案件发生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是农民群众的愿望,更应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河南商报 首席记者 赵蕾 实习生 刘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