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留学温哥华,车上能听到普通话

2011年04月14日 11:15 来源:温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留学温哥华,车上能听到普通话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初中毕业之后,我在国内上了几个月的高中,然后通过一系列不算太复杂的程序来到了加拿大。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还不及浙江,移民也比较容易。

  2009年秋,我来到了温哥华,这是我朝思暮想的地方。虽时值暮秋,但比我想像中的要温暖一些。比起国内,这里的环境优美,到处是绿化,路面没有垃圾,极其干净,可以说是一个花园城市。街区划分鲜明,没有特殊的名字,基本上是以数字来划分道路的。从地图上看,这里的街道东西南北笔直走向,就算再怎么没有方向感的人也很容易找到目的地。城市大多是低矮的西式楼房,不高,两三层的建筑,但是很难找出完全一样的两幢房子。当然也会有一些高楼的公寓,但当地居民大多喜欢居住在公寓,因为高楼的管理费较贵。

  我是在温哥华CHURCHILL(丘吉尔)学校读书。这里的学校大多以英国人的名字命名,这是英殖民留下的痕迹。CHURCHILL(丘吉尔)学校是一所比较大的公立学校,国内很多到这里留学的高中生都会选择这个学校。在这里,遇到我的初中同学和好多年不曾联系的小学挚友。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到一半的是白人,其次就是黄种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也有一些非洲黑人,但他们父辈大多早就在这生活了。学校的课业并不复杂,但没那么轻松。更多的不是学术上的教学,而是自我学习,实践。由于实行的是选课制,因此每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来学习。

  对我来说,语言上的交流是学习及生活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温哥华,华人的比例相当大。上学第一天,我便听到车上有人用普通话交流,偶尔还会听到温州话,颇感亲切。对于一个陌生的国家,能用母语交流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从学英语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在一个多学期之后,我才能很好地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还能熟练地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一年多过去了,在温哥华的我也渐渐有了自己的位置。在温哥华,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也适应了那里的学习生活。不过,每逢佳节,作为一个海外游子,也常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但愿学业有成,报效祖国,报效家乡。(吕旖旎 口述 郑琦 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