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在英国亲历皇室婚礼

2011年05月13日 15: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英国皇室婚礼,对于在英国留学的“老外”,不论来自亚洲、美洲还是欧洲邻国的学生,都是了解英国风情的好时机。婚礼前后,各个中文博客网站上都不难看到中国留学生的“现场拍摄”和“独家角度”。我在某主流网站首页推荐上就看到一个留学生博客:这位男生运气很好,在朋友的帮助下,挤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入口前的黄金位置,拍摄了很多名人出入教堂的照片。让人惊讶的是,其中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英国副首相克莱格和夫人的侧背影,但博主却标注为“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夫人”。

  想来英国人如果看到这个博客,一定会黑色幽默一番。

  很早就有人把留学生称为“游学生”,尤其是就读英国一年的硕士及欧美各种短期交换、联合培养课程的留学生——网拍折扣火车票、机票,游历诸国,拍照记录,然后把“异域风情”晒到网上,分享在微博里,这些都是“游学生”的必备功课。其实世界这么大,这种“走马观花”当然有必要。

  不过文化人类学家帕尔·尼日就曾经在《景点》一书中指出,同样是“观光”,不同国家的人对此的理解和习惯可大不相同。有的强调游历要“探索”,有的追求“自我提升”,有的是为了“健康”等。对于中国,尼日认为,受社会及经济等因素影响,游走各地对中国人更像是一种在界定范围内对既定目标的“消费”活动。因此,“景点”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的地位就尤显突出。外出远游,首先就是要按图索骥确定景点,与“景点”合影必不可少。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摄影是个“物化”的手段,可以把带不走的景致变成可以拥有、保存甚至转卖的“物件”。

  皇室婚礼在此未尝不是个“景点”。上述这个中国留学生在博文里也提到,对于他来说,他的这些照片(非观看过程也非人群中出现的小故事)是他这天最棒的纪念品。当世界及值得观摩的世界性事件被看作是一个个“景点”或孤立的标记物的时候,从某种角度讲,历史沿袭、前景隐喻及其与“景点”外事物的联系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这位留学生恐怕是在人群里偶然听到有人说“(副)首相来了”,认为这是个“景”而抓拍下这一瞬间,至于后面的细节以及这个“景”和他所处的更大的英国社会环境,就不在意了。

  还是回到这张“副首相”照片上,如果那天这位学生真的拍到了英国首相及夫人的照片,那倒真是挺有意思。因为在众多宾客盛装出席的典礼上,首相夫人竟然没有戴帽子!在英国文化里,女士礼服里奢华的帽子可是重头戏。这顶缺席的帽子,可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张悦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