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在美国留学遭遇火灾

2011年10月08日 12:5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美国留学期间,碰到一次火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天凌晨,我关上电脑正想睡觉,耳边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开始时以为是街外传来的,但仔细一听,发现竟是自己厨房的警报器发出的,连忙跑到厨房一看,电炉上的火苗在一大桶植物油的助燃下已窜到一米多高,要靠自己的力量扑灭大火看来已无希望,只好转身回到房间,抱着两台手提电脑(我所有专业资料都在里面)和装有护照、信用卡等重要物件的书包冲出房间。

  隔壁的同学听到警报声,也跑到走道接应我,并连忙打报警电话。

  七八分钟后,10部消防车和20多个消防队员呼啸赶到。我们住的是一座两层小楼,有6个学生,没想到消防队对这场小火灾竟派出如此重兵。随后,警察也赶到了。

  消防员和警察首先封锁现场。一个逃出的学生想起房间的电脑,试图重新进入起火的房子去抢救电脑,被消防员阻止了。随后,消防员分成两组,一组逐个房间搜索,通知房里不知道火灾消息没逃出来的人;另一组则拉水龙头到去灭火。

  对于消防员的搜索行动,我觉得简直是多余,警报声、消防车声、呼救声此起彼伏,谁还会听不到而呆在房间里呢?就在我嘀嘀咕咕的时候,只见一个上身赤裸、披着毯子的学生从二楼惊慌失措跑了出来。在我们面前,他嚷嚷着说正睡得酣,根本没有听到尖锐的警报声,好在消防队员破门而入才叫醒了他,要不然一定葬身火海,太险了。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自己的无知。

  10分钟后,火就被扑灭了。只穿着睡衣或披着毯子的我们,在寒冷的深夜里冻得直打哆嗦,但消防员坚持不让我们进屋,说还不安全。

  只见他们拿着特殊的仪器,在屋子里进进出出,细致地测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是否超标;消防员中的几个彪形大汉,还爬上屋顶,使劲地往下试着加压,看看房子会不会倒塌;还有几个消防员爬上房子附近的大树上,说要检查被高温关照过的大树有无倒塌伤人的可能。

  茫然地看着他们在忙碌的我们,只好呆在寒风中等待。住在附近的几个中国同学听闻我们这里发生了火灾,赶了过来,给我们送来吃的和穿的,还让我们到他们的住处暂时休息。

  前后折腾了近3小时,消防队员和警察才通知我们一切安全了,可以回家。这时的我们已被弄得疲惫不堪,但对于他们那股认真细致的工作劲儿,还是打心里佩服。

  回到与失火厨房一板之隔的房间,原以为一切都会化为尘烬,但我却惊讶地发现,房间内所有的东西都完整无缺。原来,卧室与厨房之间用作间隔的防火板功能强大,有效地阻隔了火苗的漫延。记得刚到美国时,我觉得房间之间的间隔板薄薄的,隔音效果不好,也不美观,不甚满意,但别人告诉我,这是特制的防火板,一定要用。看看周边大多数房子都是用这种防火板作房间的间隔墙,我也就入乡随俗了,没想到它竟能抗衡住犀利的火老虎。可惜的是,由于烟熏和高温,我的所有家具、衣服、被铺大多数被烟熏得变色不能使用,但防火板的神奇功能还是让我感叹。

  事后,我浏览了相关的美国防火网站,才知道美国政府为了市民防火安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通过立法,在城市建筑中大力推广不燃性建材,从美国白宫到普通公寓,都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装修,室内家具及许多用品,像沙发、床具、窗帘、地毯等,都规定必须是用阻燃材料制成,并使之标准化,以提高城市整体防火能力的等级。

  美国法律还明文规定,老人和孩子穿的衣服以及他们所使用的被褥、床上用品等都必须是用阻燃织物做成的。

  政府还很注意提高市民的防火意识和技能,记得美国洛杉矶市一位消防队长,曾在电视的消防安全的宣传片中这样告诫民众说:家里摆设一套用可燃性泡沫海绵作衬垫的沙发,就如同放置了一个潜在的毒气弹,在发生火灾时,它所产生的烟雾和毒气,足以令人中毒身亡。

  美国政府制定的种种防火措施中,我以为最有效的,是硬性要求民众在房子里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器和自动喷淋灭火器,而使用煤气的家庭,还得安装煤气漏气报警器。如果是多层住房,还要求在每一楼层至少安装一个烟雾报警器。在我们居住的房子,每间房都有烟雾报警器。如果没有这些装置,很难想象在凌晨厨房悄然起火,我们能及时发现并逃出生天。(慧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