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海归"大""小"分化 能力更被看中

2011年11月11日 10:0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内的用人单位早已更多地关注留学究竟对个人能力有多少的提升,而留学经历究竟是“镀金”、“镶金”还是“合金”,完全要看留学生自己的修行。

  海归到底值多少钱?答案是要看他们自己。近期,某教育研究院针对于海归的薪酬状况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调查显示,薪金在3000元-10000元这个区间的占受访人群的71%,他们之中有58%的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身居企业主、合伙人或是公司CEO等高管职位。

  海归的薪酬状况呈现出总体不高且分化严重的特征,在其背后,海归内部的两大“阵营”已隐然成型,业界将其分为“大海归”和“小海归”。

  “大海归”指的是那些在海外或是在出国前曾有数年的工作经历,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一些职场人士选择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月薪在10000元-30000元甚至在30000元以上的那部分受访人群都是“大海归”。而“小海归”指的是那些“从校园到校园”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在语言及跨文化背景的知识结构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很难“卖”个好价钱。

  不仅如此,“大海归”的优势还在于其职业发展方向一般比较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未来想干什么,无论是留学国家、院校还是专业都有充分的考虑,也有意识地在国内外积累相关的经验,这样的人回国就能获得理想的发展自然在情理之中。

  “小海归”则与国内应届毕业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职场上必须面对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新鲜人”共有的烦恼。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录用“小海归”的理由并不会更为充分,“成活”的概率也未必高过“小土鳖”。其实,海归不过是人才市场上的一类“商品”,大小海归不同的际遇是人才在质素上的区别,而归根结底也是两种职业规划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目前,海归已经不能单纯以海外的经历而受到重视了,不少公司对待海归的态度与对待土鳖无异。也就是说,要想将海外背景作为职业优势发挥出来,则必须想办法将其充分强化,而海外工作经验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为何海外的工作经验比留学经验含金量更高?竞争难度使然。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很多国外学校只是将教育作为一种商品来卖钱,甚至不少留学生去国外学习的就是一些在国内看起来都比较“低端”的技能型专业。再加上社会壁垒,只有很少比例的留学生能在国外拿到含金量高的职业。因此,那些优秀且早早为就业做好规划的学生往往能够找到国外的好工作,而这类职业背景才能够令国内的企业对其趋之若鹜。而那些就读院校和专业没那么在意、在校时期“得过且过”的留学生来说,回国后的竞争力自然没那么强。这也是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小海归”的通病。

  国内企业早已更多地关注留学究竟对个人能力有多少的提升,而留学经历究竟是“镀金”、“镶金”还是“合金”完全要看留学生自己的修行。在国外优秀的人回国之后自然会继续优秀,而不优秀的人即便混了个文凭也很难过得了HR这一关。“小海归”无须对“大海归”羡慕嫉妒恨,还是多想想人家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吧。对于打算留学的人来说,将来要做“大海归”还是“小海归”,还是提前好好思量一下为好。(于冬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