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创业海归黎兆平:先互信 再合作

2011年12月01日 11: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创业海归黎兆平:先互信再合作
    在2011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上,黎兆平(右一)与以往一样,同意向合作伙伴商谈。虽然,他心里已经多少预知到了结果,但是仍然十分耐心地交谈着。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981年黎兆平留学美国,至今已经在美国工作生活了30年。这期间,他多次回国参加海外人才交流会,也自己到过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去访问。

  2011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黎兆平受邀前往参加,他带去的项目是“能源管理传感器和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应用于高效节能的目的。他感叹道:“我们中国人口众多,用电量很大,每到夏天很多地方都会出现电力不足的问题,很大一个原因是电力被浪费了。”正因如此,在中国推广节能技术能产生比其他国家更好的实体效应。“我是从中国走出去的,看到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打心底里想为祖国做些事情。但是找寻适合的企业来投资项目,进行落地生产,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黎兆平说自己很喜欢江浙一带的民情,因此一直在江浙一带寻找合作企业。他在杭州参加了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后,感触良多,对大会的评价也甚高:“我能感觉到大会组委会很有诚心地举办这个活动。这次来杭州参加会议,我们海外代表都是一个人住一间房。我参加过很多次类似的会议,这样周全的安排在国内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在海外生活过多年的人会有很强的保护隐私的意识,也为了不给别人带来不便,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有属于私人的空间。“我并不是说谁对谁错,这只是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这次大会组委会考虑得十分周到,我们都很感谢。”黎兆平说。

  黎兆平目前在与几个企业同时洽谈,持续了半年时间。除了要考虑对方有没有与项目相关的背景、客户群体、投资环境,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双方都要建立对彼此的信任。他说:“在海外生活过多年的人,回国后往往知道怎么做事、开发技术,但是太缺乏人脉关系了。”中国人的办事方式脱不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了亲朋好友的介绍和引荐,双方便能更快地信任彼此,这样也能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打听对方的情况。“我会通过网络、协会以及朋友去打听一些企业的情况,企业那边也是一样的,他们也会通过多种途径去调查我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黎兆平毫不避讳地说。

  杭州之行结束后,黎兆平谈起自己几天来的收获,笑着说:“交了不少朋友。”虽然项目洽谈没有明显的进展,但是黎兆平说这样的结果也是他预料到的,“这两天与很多海外朋友聊天,大家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不少人都对项目很感兴趣,也有签订意向书的,但是真正要跨越实质性的那一步,还是需要考虑很多的。毕竟,双方的信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的。”

  黎兆平也坦言道,自己十分希望能够通过亲人朋友的介绍早点儿寻找到合作企业。

  编者感言:像黎兆平这样在项目洽谈方面遇到此类问题的海外人才,并不在少数。毋庸置疑,目前各地举办的海外人才交流会,日趋走向服务体系完善化,为海外人才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平台和多种机会。但是,如何能让海外人才与地方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快速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使项目与技术早日实际落地生产,取得实体效应,还需要深入思考并采取进一步的有效措施。(万家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