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上海财大推“常任轨”制 宽严结合引进海外人才

2011年12月02日 14:0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5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推“常任轨”海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探索接轨国际的师资管理模式。今年,首批引进的9位“常任轨”教师试用期满。上海财大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终期考核,其中4位获得常任教职,两位教师延聘,1位教师缓考,两位教师被解聘。

  6年一“大考”,并非走走过场,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的“上财实践”,也是我国高校近年来大规模引进海外人才得失的一次检验。

  严与宽的辩证法

  考核结果一公布,副校长周仲飞松了口气:“4位教师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说明我们的探索有了成效。”

  “常任轨”制是上海财大借鉴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终身教职制度设立的。周仲飞介绍,学校为此制定了作为晋升依据的国际高水平期刊分级目录,同时注重学术软环境的打造,为海外人才在国内大学做出世界级的成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据了解,对纳入“常任轨”制管理的海归教师,学院每年会对其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试用期第3年期中考核,进行第一轮“筛选”。通过的将在第6年接受全面考核。其中很重要的考核因素是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国际学术期刊至少发表4篇论文,其中包括诸如《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人》等顶尖经济学学术刊物的论文一篇。而获得常任教职的教师,学校将保障其退休之前,在岗收入不低于获得常任教职之前,鼓励他们做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

  “严格管理和宽松氛围并举,让教师有压力也有动力。”在田国强看来,在没有形成国际化的同行专家评审规范的背景下,必须通过硬性的高质量学术标准来确立发展方向。否则,即便是优秀的海归教师引进后也会逐渐被“同化”。

  给他们六年的成长期

  “常任轨”的引入,给上海财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外来的和尚到底能不能念好经?大家都在看。

  此次获得“常任教职”的会计学院教师靳庆鲁坦言,“常任轨”教师“压力很大”。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他,来财大的前3年一篇论文都没发表,可学校依然加以鼓励。校长、院长没有“给脸色”,他自己倒憋着一股劲,被子铺盖都搬进了办公室。第4年开始,越来越多高质量论文得以发表,第6年在会计学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

  上海财大给海归青年人才6年的成长期,让他们在教学、科研各方面大展拳脚,施展才华。此次通过考核的优秀教师陈庆池和周亚虹,前者学术成果丰硕,2009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后者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还连续两年当选上海财大教书育人十佳标兵。

  据了解,2005年至今,共有120名海归青年人才加入“常任轨”,海外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近年来,学校在世界一流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发表量居全国首位,海归教师和国内教师携手,在国家级课题立项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周仲飞表示,从今年开始,将有更多的“常任轨”教师通过努力获得常任教职。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打造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平台和集聚高地。

  做好一片试验田

  2010年,上海财大的“常任轨”探索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开放竞争环境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落户高校,怎样的考核评价既能做到科学管理,又能激发潜能,成为大学一道难题。并且,目前我国高校海外引进人才待遇普遍优于存量教师,两者的融合问题也急需深入的体制机制探索。

  周仲飞告诉记者,上海财大从海外引才之初,就积极探索海外教师和本土教师管理制度的并轨,为“海归”和“土鳖”共建平台。目前,学校的海归教师占在岗在编教师的20%。与此同时,本土教师也可申请进入“常任轨”体系。事实证明,这一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促成了相互竞赛、和谐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

  6年前,上海财大带起了一股风潮——学校利用海外成熟人才市场和招聘渠道,在每年1月初美国经济学年会上挖掘人才。如今,每年有三四十家国内院校赴美招聘。“我们不怕竞争,希望有更多高校做这件事情,走出一条路来,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服务的一个重要选项。”周仲飞说。(曹继军 颜维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