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先进眼光独到 海归在中国汽车研发行业显身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理念先进眼光独到 海归在中国汽车研发行业显身手
2010年03月29日 13: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汽车企业对于设计研发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纷纷以丰厚的条件招徕海归人才。国内汽车产业科研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慈恩/摄)
    汽车研发领域的海归人才对中外汽车产业的发展均有着良好的理解和独到的看法,他们日渐成为中外汽车行业相互交流学习的纽带。(晚霞/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欣欣向荣的汽车行业里,活跃着众多海归的身影。据悉,国内汽车企业对于设计研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纷纷以丰厚的条件招徕海外留学人才。而那些在欧美、日本等国际大企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中国籍研发设计人员,也从海外归来,并逐渐在本土企业中找到位置。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模块化的开发思路、国际大企业的规范运作流程,更有前瞻的战略眼光。

  选择回国 舞台更广阔

  无论什么行业,人才都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随着汽车产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汽车研发人员向中国汇聚成为大势所趋。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汽车研究总院乘用车工程院院长叶子青清楚地看到了行业发展趋势。早在2005年6月,看好中国汽车行业的他,就选择回国,做时代的先行者。

  叶子青曾经在国外汽车行业从事产品设计和研发十多年,已经拥有成功的事业。然而,在国外很多时候一个研发人员只能负责一个系统的设计,缺乏整车研发的经验,英雄也怕无用武之地。“归国后我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外学习的经验、管理模式和理念可以带回中国,以得到更多发挥的空间。”坦言“技术人员都有整车情结”的叶子青,毅然选择了中国这个能给予人才更广阔空间的舞台。

  和叶子青一样,阿尔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群一同样感叹海外汽车人才目前的“归巢现象”是顺应国际汽车产业趋势的体现。“中国的汽车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陈群一说。虽然中国汽车研发还处于追赶先进国家的阶段,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更是一个孕育巨大潜力的空白点。谁更早投入,谁就能获得更多机遇。

  陈群一介绍,汽车业是一个高投入、大规模、高风险的产业,它不可能仅限于一个地区,一定要走全球化的路线。当前,正是中国汽车业的辉煌期,汽车的研发、销售、合作等环节都需要一批有国际背景的人才参与进来。

  国际市场 海归显身手

  2009年12月,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大潮又掀新风浪,北汽公司成功完成对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包括现款萨博9-5、9-3等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所有权以及部分生产制造模具。同时,萨博还将支持北汽运用萨博技术研发制造自主品牌车型。这是2009年国内汽车企业收购海外先进整车成套技术和动力总成技术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意欲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时,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便成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海归在国外的生活、工作经历使他们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能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风格。此外,海归的语言优势在国际交易中也尽显所长,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体悟有时并非简单的翻译所能弥补。有了海归充当交易和谈判的润滑剂,交易成功率大大提高。

  据了解,本次北汽的技术谈判核心组成员8人,全部都具有在国际汽车公司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中4人为国际知名汽车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和丰富的人脉关系,为这次成功收购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次收购案中,由于我们这些海归对国外谈判方的做事风格、方式都非常了解,大大缩短了谈判双方的距离感,很容易就达到一种互相信任的状态。最终在决战的时候,我们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它拿下了。”叶子青回忆起这场激烈的收购战时说。

  调整磨合 回国的关键

  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曾经在国外高水平公司工作过的海归刚回国时,会惊讶于国内外发展情况、公司文化、理念以及管理制度上的明显差异,这些都需要海归去慢慢调整与适应。

  “我觉得目前海归人员在中国的汽车研发行业中还处于‘劳力’阶段,尚未达到‘劳心’层次。”如今已任海马汽车造型部部长的任志广曾于1998年赴日本铃木公司研修,谈起对国内汽车企业管理方式的意见,他表示,“国内企业的领导方式基本都是‘老板工程’,老板水准高企业发展就快,反之企业发展就慢。”

  如何才能让国内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如何把先进理念应用于国内实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创业的智慧。“中国汽车工业要健康成长首先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大胆起用熟知发达国家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的专家、学者来搭建企业的管理架构;其次,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产品的质量标准,严格按流程操作,减少‘老板工程’。”任志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何同本土工作人员在团队合作中很好地统一理念、协同工作,往往是海归人才在归国后最应该注意的地方。“任何海外人才回国后都要接受这样的挑战,一方面是怎样适应本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是怎样和当地的工程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磨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需要重新去了解并适应。”陈群一说。

  陈群一认为,合作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工作理念和本色。坚持在日常工作中遵循先进理念及方法,坚持严谨而科学的工作态度,这些是海归人才的价值所在。“学会把从国外带回来的好的理念、技术,通过合适的方式融入到国内现有的工作方法之中,使之完美结合,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海归。”(吴放歌 戴剑威 王贝加)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